縱觀整個收藏界,錢幣收藏是與郵票收藏並列的世界兩大收藏之一。近年來,古錢幣持續收藏熱潮,不斷成為新聞媒體的報道熱點,而稀世古錢的發現、展覽、拍賣也在收藏界不斷掀起狂瀾。特別是我國有著完整的古錢幣發展史,古錢幣種類之多,存世量之大也對現在的古錢幣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關注古錢幣投資的回報率如何高之餘,不少藏家也在尋找更值得收藏的古錢幣。那麼究竟哪類古錢幣更受歡迎?受歡迎的古錢收藏時又要注意什麼?
古錢幣顧名思義就是古代貨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考古證明在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就出現了金屬貨幣。作為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中國擁有完整的、系統的貨幣史,其存量之多,種類之複雜,在世界貨幣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貨幣的發展與經濟、政治的發展分不開,小小的銅錢於方孔之間折射出中國經濟的發展與政權的更迭。中國錢幣館館員告訴記者,銅錢雖然小,但是從它的鑄幣工藝與字體表現就能推測出當時歷史文化的發展,對於歷史考古有大的幫助。古錢分為很多種類,一般市場上見到的都是行用錢,也就是當時正常流通的貨幣。也有一些民俗錢幣,市場上稱為花錢,另外材料上劃分還包括金銀幣等等。藏家在選擇古錢時,和選擇瓷器、字畫類似,一般會選擇製作精美的錢幣。但這並不意味著花錢比行用錢受歡迎。對於哪類古錢更受收藏者的青睞.
存世稀少的古錢幣
“物以稀為貴”,這一點在古錢上也不例外,如先秦時的“三字刀”、“四字刀”等。存世稀少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個,一個是年代久遠,發掘量少。“這樣的錢幣價格一般比較高,但也有不確定性,發掘量的多少隨時間的發展帶有一定的偶然性。當一類罕見的古錢幣有數噸的新發掘時,對古錢價格往往是致命的影響,因此,這裡是有一定風險存在的。”另一個原因是,所鑄錢幣的時代太短,存世量少。“這類錢幣相較於第一種錢幣的風險要小,如靖康年間的小字光背隸書折二銅錢“靖康元寶”、光背篆書小平“靖康通寶”等。但由於存世量少,價格高,市場上的假貨就會很多。因此,收藏這類錢幣時要特別注重真偽的鑑別。”另外,相較於市場上普遍的銅錢,金銀幣收藏較少。“金、銀幣存世量並不多,尤其是金幣。從材料上看,金銀的價格明顯高於銅,適於收藏,市場上現有的金銀幣越發稀少。銀幣大概在清朝末期出現,持續時間相對較短,也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品相完美者堪佳
所謂的品相主要包括錢文精美、製作精良、保存完好。“作為藏品,藏家自然會選擇品相完美的精品,摒棄製作粗糙,破損較為嚴重的錢幣。”他表示北宋、五代十國的錢幣相對受青睞。在眾多的古錢中,作為北周三品的“永通萬國”最受注目,其上的文字為大篆,很是精美。“北周三品中‘北周布泉’、‘永通萬國’、‘五行大布’的受關注度比較高,其錢文結構端莊,筆法古茂,線條曲直流暢,不僅有收藏價值,也可從小小的錢文中管窺北周書法風格。另外,宋徽宗時期的銅錢也是收藏熱門,崇寧錢幣以其錢文俊美、書法藝術感強烈,鑄造精湛而征服世人,該堪稱中國古錢一絕,不僅受錢幣收藏者的喜愛,書法收藏者也對其愛不釋手”。
錢文精美,使得銅錢備受追捧必然會導致贗品橫生,“不少人為了攫取暴利,會大量複製這些‘明星’銅錢,贗品由於其製作工藝粗糙,一般都會投料不足,錢體相對較小,銅質粗糙,錢幣邊緣不平整,缺乏質感,字體上有形而無韻。藏家選擇時需特別注意”。
原作者: 上海凱韜藝術品投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