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在機器中的作用不同,其結構形狀也各不相同。零件的構型是由設計要求、加工方法、裝配關係、使用要求和工業美學等方面確定的。由於零件在機器中都有其相應的位置和作用,每個零件上可能具有包容、支承、連接、傳動、定位、密封等一項或幾項功能結構,而這些功能結構又要通過相應的加工方法(如鑄造、鍛造、車削等)來實現。因此零件的構型設計主要考慮兩個方面:零件的功能結構和工藝結構。這裡我們主要說後者。
一、零件的鑄造工藝結構
鑄造圓角:
為了便於鑄件造型時拔模,防止鐵水沖壞轉角處、冷卻時產生縮孔和裂縫,同時防止脫模時砂型落砂,將鑄件的轉角處製成圓角,這種圓角稱為鑄造圓角。
注:圓角半徑可從設計手冊中查出,一般為壁厚的0.2~0.4倍,在技術要求中統一注寫,如“未註明圓角為R3~R5”。
拔模斜度:
用鑄造的方法制造零件毛坯時,為了便於在砂型中取出木模,一般沿木模拔模方向做成約1:20的斜度,叫做拔模斜度。
注:鑄造零件的拔模斜度較小時,在圖中可不畫、不注,必要時可在技術要求中說明。斜度較大時,則要畫出和標註出斜度。
鑄件壁厚:
用鑄造方法制造零件的毛坯時,為了避免澆注後零件各部分因冷卻速度不同而產生縮孔或裂紋,鑄件的壁厚應保持均勻或逐漸過渡。
注:等壁厚鑄件其壁厚有時在技術要求中注寫,如“未註明壁厚5mm”
過渡線:
鑄件及鍛件兩表面相交時,表面交線因圓角而使其模糊不清,為了方便讀圖,畫圖時兩表面交線仍按原位置畫出,但交線的兩端空出不與輪廓線的圓角相交,此交線稱為過渡線。
注:國家標準規定,過渡線用細實線繪製
二、零件機械加工的工藝結構
倒角與倒圓:
1)為便於裝配和操作安全,通常在軸及孔端部加工成倒角。
2)為減少應力集中,有軸肩處往往製成圓角過渡形式,稱為倒圓 。
注:其中45*倒角應在倒角軸向尺寸數字前加註符號“C”,而非45*倒角的尺寸必須分別注出軸向尺寸和角度尺寸。
退刀槽和砂輪越程槽:
零件在切削加工中(特別是在車螺紋和磨削),為了便於退出刀具或使被加工表面完全加工,常常在零件的待加工面的末端,加工出退刀槽或砂輪越程槽。
鑽孔結構:
用鑽頭鑽盲孔時,在底部有一個120*的錐角。鑽孔深度指的是圓柱部分的深度,不包括錐角。在階梯形鑽孔的過渡處,也存在錐角120*的圓臺。對於斜孔、曲面上的孔,為使鑽頭與鑽孔端面垂直,應制成與鑽頭垂直的凸臺或凹坑。
凸臺和凹坑:
為使配合面接觸良好,並減少切削加工面積,應將接觸部位製成凸臺或凹坑等結構。
滾花:
塑料嵌接件的嵌接面或用手轉動的手柄、圓柱頭調整螺釘的頭部等常做出滾花。滾花有直紋和網紋兩種形式,其畫法及尺寸注法如圖所示。
螺紋:
零件常用螺紋連接。螺紋的畫法如圖所示。
鍵槽:
軸和輪類零件常帶有鍵槽,通過鍵可以傳遞動力和運動,鍵槽的畫法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