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預防小兒腦癱肌肉攣縮?腦癱的危害非常大,容易出現一些併發症,其中肌肉攣縮就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患兒某些肌肉處於持續收縮狀態,長時間攣縮而不能拉伸,會使關節活動受限,常見的有側彎傾向的非對稱的痙攣,一側下肢較另側呈很大內旋,軀幹一側短縮並伴有骨盤側斜;導致脊柱的後彎、側彎、尖足等重症畸形。腦癱患兒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以防止其惡化。那麼怎麼預防腦癱患兒的肌肉攣縮呢?
步驟/方法
(1)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嬰幼兒運動系統處於發育階段,早期發現運動異常,早期加以糾正,容易取得較好的療效。
(2) 促進正常運動發育,抑制異常運動和姿勢按小兒運動發育規律,進行功能訓練,循序漸進促使小兒產生正確運動。應用正確的訓練方法促進正常運動功能的恢復和獲得,是預防攣縮的重要手段。
(3)被動牽拉:治療師幫助患兒做被動運動,儘可能保持各關節最大活動範圍。首先取得孩子的配合,將其放在一個能減輕僵硬或異常運動的體位。握住肢體,緩慢輕柔來回牽拉肢體,並逐漸加大關節運動範圍。注意要非常慢、非常輕地牽拉,不要讓患兒有任何疼痛和恐懼。如牽拉踝部,須從側位托起膝部和腳跟,緩緩做腳背屈活動,保護踝關節,在牽拉時不要讓足跟偏向某一側。
(4)支具或夾板的使用:如有攣縮傾向者,在增加被動牽拉的同時,應用支具或夾板固定,並與主動運動相配合。腦癱的康復是個長期的過程,許多治療需要在家庭裡完成,家長和醫生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腦癱康復訓練計劃,評估訓練效果,在醫生指導下糾正不合理的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