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也能養生?

現代的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開始注重身體健康,養生成為現代話題,但多數人只知道季節養生,很少人知道月份養生,現在就來談談月份怎麼養生的。

方法/步驟

氣候特點,三月是春天將要過一半的時候,包含“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

“驚蟄”是指春雷初響,驚醒蟄伏中的昆蟲。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各地的天氣已開始轉暖,並漸有春雷的出現,冬眠的動物開始甦醒出土活動。雨水漸多,是春播的有利時機。

春分的“分”,是過了一半的意思。此時正是農家最忙的時節,也應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

中醫認為,春天應肝,肝氣旺可傷脾。因此,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養脾。

三月份吃什麼好,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養脾。多食甜,如大棗、鍋巴、山藥、韭菜、菠菜、薺菜、雞肉、雞肝等。少食酸,如西紅柿、檸檬、橘子等。

可適當進食一些性味甘平食物,如山藥、薏米仁、蓮子、大棗、荸薺、銀耳、扁豆、芡實等;疏肝理氣之品,如用陳皮、菊花、玫瑰花、甘草泡水代茶飲。

病中或病後恢復的患者,應以甘淡、素淨、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可選用大米粥、萵苣葉粥、蓮子粥、青菜泥、腐乳、肉鬆等。

此外,大自然在春季裡為人類提供了不少的野菜,如薺菜、馬蘭頭、馬齒莧、香椿、蓬蒿菜、側耳根等既富含營養又有一定的療疾作用,應不失時機的擇食。

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不宜飲酒過量,油膩、糯米粽子等不易消化食物應少進。

月份也能養生

怎樣養生

男性:養生原則:“春夏養陽”。

春天,人們常感到睏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民間稱之為“春困”。這是人體的生理功能隨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三月的養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及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飲食的調養。春天萬物復甦,應該晚睡早起,散步緩行,這樣可以使精神愉快、身體健康。但處於北方氣溫較低,早晚溫差大地區的人還要注意保暖。

春季應肝,如養生不當,可能傷肝。現代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春天屬肝病高發季節,要注意養肝、保肝,防止春季傳染病的流行。

女性:

三月的春天,萬物欣榮,是入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也是女性養生的好時期。女性朋友們應當少吃葷食,迴歸清淡鮮美―――比如以各種粗糧煮制的粥類為主食;

以清淡少鹽,易於吸收的湯品調理腸胃;以富含粗纖維的新鮮蔬菜與水果刮除油膩,幫助我們調理身體,恢復元氣。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北方也有句俗語“女人不能三日無棗”,對女人來說,紅棗是理想的補氣、安神藥,也是養脾養胃的理想甜食。

老人:

老年人春季養生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別是初春,天氣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流感、流腦、麻疹、猩紅熱、肺炎也多有發生和流行。

月份也能養生

注意事項,春季是進行體質投資的大好時節。

因為在寒冷的冬季,人們裹著厚實的棉衣,體溫調節中樞和臟腑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之活動的減少,肌肉和韌帶缺乏鍛鍊,人們容易感到疲乏。風和日麗的春季,最有利於人體吐故納新,吸收自然界的精華,充養臟腑,化生精血。這時應根據自己的體力和愛好來選擇運動項目。如果是為了防止各器官系統機能過早衰退,改善心肺功能及代謝功能,可選擇慢跑、登山、爬樓梯、騎自行車等耐力性強的項目;如果是為了放鬆精神,消除疲勞,可選擇動作柔和,有節奏的項目,如散步、氣功、太極拳、自我保健按摩等;如果是針對某些慢性疾病,可進行專門性的醫療體育法,如胃下垂患者可作腹肌鍛鍊等。需要提醒的是,春季氣候,冷暖變化較快,早鍛鍊時,衣服不能穿得太少,熱的時候,可適當減衣;運動時不宜大汗,以微汗為好;一些體質虛弱或缺乏鍛鍊習慣的老年人,運動量要循序漸進,以免發生運動創傷或其它疾病;另外,春季也是各類病菌繁殖生長的旺盛期,參加戶外運動,應注意衛生保健,避免不潔的環境場所。

注意事項

以上就是月份養生的一點淺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