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財務會計報告 第一節財務會計報告概述
1.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
會計信息的文件。 2.財務報告的構成: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附註 (1)會計報表是財務會計報告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
金流量等情況。 (2)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是一種靜態報表。 (3)利潤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是一種動態報表。 (4)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是一種動態報表。小企業可
以根據需要選擇是否編制現金流量表。 (5)附註 3.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真實可靠、全面完整、編報及時、便於理解
第二節資產負債表
4.資產負債表列示的流動資產項目通常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款項、應
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存貨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等。 5.(1)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款項、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
付股利、其他應付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等。 (2)非流動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和其他非流動負債等。 (3)所有者權益:按照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分項列示。 (4)意義:通過分析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可以幫助報表使用者全面瞭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分析企業的債務償還
能力,從而為未來的經濟決策提供參考信息。 6.(1)資產負債表由表頭、表身和表尾等部分組成。表身部分是資產負債表的主體和核心。 (2)資產負債表的格式主要有賬戶式和報告式兩種。我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採用賬戶式結構。 (3)賬戶式資產負債表分左右兩方,左方為資產項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大小排列;右方為負債及所有者權益,
一般按求償權先後順序排列。 7.資產負債表的各項目均需填列“年初餘額”和“期末餘額”兩欄數字。 (1)根據總賬賬戶的餘額直接填列 (2)根據總賬賬戶的餘額計算填列 A.“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賬戶的期末餘額合計填列。 B.“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賬戶期末餘額後的淨額填列。 C.“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賬戶期末餘額後的淨額填列。 D.“未分配利潤”項目,應根據“本年利潤”賬戶和“利潤分配”賬戶的期末餘額計算填列,如為未彌補虧損,則在本
項目內以“-”號填列。 E.“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項目,應根據“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賬戶的期末餘額,扣除其中在資產負債表日起
一年內到期,且企業不能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的部分後的金額填列。 (3)根據明細賬戶額的餘額計算填列 A.“應收賬款”項目,應根據“應收賬款”賬戶和“預收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借方餘額合計數,減去“壞賬
準備”賬戶中有關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餘額後的金額填列。 B.“預收款項”項目,應根據“預收賬款”賬戶和“應收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貸方餘額合計數填列。 C.“預付款項”項目,應根據“預付賬款”賬戶和“應付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借方餘額合計數,減去“壞賬
準備”賬戶中有關預付款項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餘額後的金額填列。 D.“應付賬款”項目,應根據“應付賬款”賬戶和“預付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貸方餘額合計數填列。 (4)根據總賬餘額和明細賬餘額計算填列 如“長期借款”項目,需要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餘額扣除“長期借款”科目所屬的明細賬科目中將在一年
內到期。 (5)綜合運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存貨”=“原材料”+“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週轉材料”+“材料採購”+“在途物資”+“發出商品”、+或-“材料成
本差異”- “存貨跌價準備”
第三節利潤表
8.利潤表又稱損益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9.(1)通過利潤表,可以從總體上了解企業收入、費用和淨利潤(或虧損)的實現及構成情況;
(2)通過利潤表提供的不同時期的比較數字(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可以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及利潤的未來
發展趨勢;
(3)瞭解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 10.利潤表的格式 (1)利潤表由表頭、表身和表尾等部分組成。 (2)利潤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潤表和單步式利潤表兩種。我國企業的利潤表採用多步式。多步式利潤表分
為三層次,分步計算。 (3)記住利潤表 11.利潤表編制的基本方法 (1)利潤表各個項目需填列的數字分為“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兩欄。 (2)本期金額欄的填列方法: a.“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b.“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第九章會計檔案第一節會計檔案概述
1.會計檔案的內容:會計憑證類、會計賬簿類、財務會計報告類、其他類(包括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銀行
對賬單、其他應當保存的會計核算專業資料、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燬清冊。) 第二節會計檔案保管
2.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後,可暫由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保管一年。期滿之後,原則上應由財務
會計部門編制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部門保管;未設立檔案部門的,應當在財務會計部門指定專人保管。 3.檔案部門接收保管的會計檔案,原則上應當保持原卷冊的封裝,個別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應當會同原財務會
計部門和經辦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4.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1)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2)會計檔案的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
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五檔。☆巧記:3×5(=15)+10=25這裡所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
期限。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5.具體保管年限: (1)1個3年:月、季度財務報告 (2)3個5年:固定資產卡片、銀行餘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 (3)2個25年: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4)3個永久: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燬清冊、年度財務報告(決算)(會計移交清冊保管15年) (5)剩餘的都是15年 6.(1)會計檔案為本單位提供查閱利用,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閱或者
複製,並辦理登記手續。 (2)外部人員查閱會計檔案時,應持有單位正式介紹信,經本單位負責人批准後,方可辦理查閱手續;單位
內部人員查閱會計檔案時,應經會計主管人員或單位負責人批准後,辦理查閱手續。 7.會計檔案的銷燬 (1)將已編制好的銷燬清冊及銷燬意見報本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審核後,應在銷燬清冊上籤署意見。 (2)會計檔案銷燬時,應按規定指派人員監銷。一般企事業單位銷燬會計檔案時,由單位檔案機構和會計機構
共同派員監銷;國家機關銷燬會計檔案時,應由同級財政、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財政部門銷燬會計檔
案時,應由同級審計部門派員監銷。 (3)會計檔案銷燬後,監銷人員應當在銷燬清冊上簽名或蓋章,並及時將監銷情況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8.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的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燬,應單獨抽出立卷,保管
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 9.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會計檔案不論是否已滿保管期限,一律不得銷燬,必須妥善保管,待項目辦理竣工決算後,按規定的交接手續交給項目接受單位
會計基礎重點 (共5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