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
父親欲對一對孿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為其中一個過分樂觀,而另一個則過分悲觀。一天,他買了許多色澤鮮豔的新玩具給悲觀孩子,又把樂觀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車房裡。第二天清晨,父親看到悲觀孩子正泣不成聲,便問:“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呢?”
“玩了就會壞的。”孩子仍在哭泣。
父親嘆了口氣,走進車房,卻發現那樂觀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裡掏著什麼。
“告訴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親宣稱,“我想馬糞堆裡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
樂觀是“一種性格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結果。”也許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樂觀,有些孩子則相反。但心理學家發現樂觀思想是可以培養的,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備樂觀品質,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實現。幼兒期是心理髮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家長應當重視孩子的樂觀主義教育,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步驟/方法
1、營造一個樂觀而溫馨的家庭環境
樂觀建立在一定的安全感之上。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學語之前就能感覺到周圍的情緒和氛圍,儘管當時他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可以想見,一個充滿了敵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絕對培養不出開朗樂觀的孩子。而穩定的家庭、深厚的愛,會帶給孩子強烈的安全感,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情緒。
2、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從小無感情體驗和感情依戀的孩子長大後不會對他人施以愛和同情,他們將生長成冷漠無情的性格,很少體驗快樂,難以與人相處,當然也就不會具有樂觀精神。隨時從父母那裡得到堅定支持的孩子,會認為生活可以信賴,人生充滿機會。即使生活中偶然出現艱難、失望的境遇,他們仍然能對生活保持積極的態度。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父母不要對孩子說:“你真蠢,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這會損害孩子對自身價值的承認以及對你的信任。你不妨換一種口氣說:“沒有關係,以後多注意點。”
3、對孩子說“你能做好”
樂觀的孩子,總是覺得自己能夠駕馭生活,能夠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能夠擺脫人生中的痛苦。作為父母,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切合實際的期望目標,並且清楚自己的孩子要怎樣做才能達到那個目標,最後,對孩子邁向目標的每一個細微的進展,都給予鼓勵和讚揚。
4、要學會欣賞孩子
現代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最大的需要就是被瞭解與欣賞。”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對孩子每時每刻的瞭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因此,在孩子有了哪怕是一丁點進步時,都要對孩子豎起大拇指:孩子,你真棒!這樣孩子在體驗到被父母鼓勵的幸福感的同時,也產生了樂觀向上的態度。
5、父母要保持樂觀情緒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首先要做樂觀的人,每個家長在工作、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困難,父母如何處理困境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做法。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則,在面對困境、挫折時保持自信、樂觀,奮發向上,孩子也會受父母的影響,在遇到困難時,樂觀地去面對。平時,父母應該多向孩子灌輸一些樂觀主義的認識,讓孩子明白,令人快樂的事情總是永久的、普遍的,一旦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那也只是暫時的,不具普遍性,只要樂觀地對待,生活仍然是美好的。
如果父母整天抱怨,表現很悲觀,孩子自然不會覺得快樂。在生活中,父母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常說些積極樂觀的話,比如孩子抱怨說:“我太笨了,連足球都踢不好。”這時父母最好說:“你剛剛練習,踢到這個程度已不錯了,以後經過努力,你一定會成為足球健將的。”如果父母是一個樂觀的人,孩子成為一個樂觀主義者的機率就會相當大。
6、引導孩子擺脫困境
每個孩子都會碰到不稱心的事情,即使天性樂觀的孩子也是如此。當孩子遇到困境時,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孩子悶悶不樂,父母無論自己多忙,也要擠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交談,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堅強面對,鼓勵孩子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不要盡往消極的方面想。
父母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只要孩子願意與父母溝通,父母就要引導孩子把心中的煩惱說出來,這樣,煩惱很快就會消失,孩子也會恢復快樂。當然,父母也可以幫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難,教給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和措施來保持樂觀的情緒,這些都是促使孩子擺脫消極情緒的好方法。
7、不要對孩子“抑制”過嚴。
許多孩子不快樂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自由。父母由於對孩子太過溺愛,往往會抑制孩子們的一些行為和舉動,甚至替孩子包辦一些事情,這樣,孩子就事事不用做,也無法在做事中得到樂趣。美國兒童教育專家認為,要培養孩子樂觀開朗的性格,就不要對孩子“抑制”過嚴,而是要允許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
例如,對於兩三歲的孩子,應該允許他自己選擇早餐吃什麼,什麼時候喝牛奶,今天穿什麼衣服;對於四五歲的孩子,應該允許他在家長許可的範圍內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選擇週末去哪裡玩;對於六七歲的孩子,應該允許他在一定的時間內選擇自己喜歡看的電視節目,什麼時候學習等;對於上小學的孩子,應該允許他結交朋友,帶朋友來家玩等。一般來說,只有從小就享受到“民主”的孩子,才會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因此,聰明的父母不妨做個“懶惰”的父母,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處理自己的事情。
8、允許孩子自由地表現悲傷
孩子的個性各不相同,因而悲傷時表達情感的方式也不相同,父母應該允許孩子自由表現他的傷悲。孩子在哭泣時,父母千萬不能要求孩子憋住,甚至可以不要去勸阻,因為一個人盡情哭過之後,感情可重新恢復平衡。當孩子痛打“娃娃”或砸玩具時,父母的任務不是去指責,而是設法通過言語或行動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孩子得到父母的暗示,自然會停止“暴力”,如果孩子仍不願與父母交談,希望單獨思考,那麼父母也就不要在一旁嘮嘮叨叨。如果孩子在哭泣的時候,父母要求孩子停止哭泣,不能表現出軟弱,孩子就會把心中的悲傷積聚起來,久而久之,反而造成孩子的消極心理。
對於孩子表現出的悲傷或軟弱,父母不要呵斥,應該讓孩子盡情地發洩心中的鬱悶,只要孩子發洩夠了,他自然會恢復心情的平衡。當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應該及時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從而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
9、對孩子進行希望教育
樂觀的孩子往往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悲觀的孩子則往往覺得沒有希望。因此,父母要對孩子進行希望教育。希望教育是一項細緻的工程,需要父母及時地感受到孩子的沮喪和憂愁,幫助孩子驅散心中的陰影。平時,父母要多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績,鼓勵孩子想像自己的美好未來,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只要孩子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孩子必定會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事情。
10、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一方面,父母要鼓勵孩子廣泛地閱讀,讓孩子在閱讀中增加知識,昇華思想。可以選擇閱讀偉人的故事、童話、小說等文學作品。另一方面,父母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為孩子創造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如帶孩子到鄰居家串門,邀請其他孩子到家裡來玩,讓孩子多到同學家去玩等。另外,父母可多搞一些活動,如帶孩子外出遊玩;也可讓孩子做一些創造性的活動,如利用廢物製作小作品,通過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讓孩子在各種活動中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讓孩子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開始時,可以暗示孩子主動提問,主動要求、主動學習。緊接著,當孩子主動行動了,父母要用表揚、獎勵等方法強化孩子的自主觀念。孩子主動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勵孩子,告訴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失敗了一次不要緊,失敗是成功之母。讓孩子接觸各類事物,接觸的事情多了,見多識廣,心胸自然就開闊,悲觀思想便不容易產生了。
11、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鬱,因為時時可能遭受孤獨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不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特別是同齡朋友。本身性格內向、抑鬱的孩子更適宜多交一些開朗樂觀的朋友。父母要為孩子創造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如帶孩子去鄰居家串門,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裡做客,讓孩子在適當的時候去同學家、鄰居家玩等。帶領孩子參加一些其感興趣的活動,讓孩子在與同伴的遊戲中獲得樂趣,對轉變孩子孤僻,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是大有好處的。
12、教會孩子與人融洽相處
和他人融洽相處者的內心世界較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帶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和不同類型的人融洽相處。當然,孩子首先得學會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處,跟親戚朋友融洽相處。此外,家長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做到熱情真誠待人,不勢利卑下,不在背後隨意議論別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13、不向孩子宣洩“垃圾情緒”
有的父母在外面受了“窩囊氣”,回來便對孩子發“無名火”。這種情況特別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和樂觀,因為孩子會把父母的惱火歸咎為自己的錯誤,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於是只好全盤否定自己。長久下去容易讓孩子自責、退縮,並蔓延為隱約卻牢固的消極心理氛圍,淹沒孩子樂觀的笑容。因此,父母在遭遇困難時能否樂觀面對,對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至關重要。
14、帶孩子“走出去”
除先天性格因素外,開朗源自於廣闊的見識與廣泛的交流。有許多父母每到週末就把孩子關在屋裡做作業,或者參加各種學習班,似乎是“為了孩子的長遠考慮”。另外,許多父母也不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甚至他對來到家裡的孩子的小朋友冷淡、不歡迎,還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的“安全”,不支持孩子參加體育活動或夏令營等活動。一個在自然和社會兩方面都沒有“走出去”、朋友很少的孩子,往往會自我封閉,養成孤獨、脆弱、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父母應當鼓勵孩子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多親近自然,多與小朋友甚至可靠的成年朋友交往。
專家研究發現,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中,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快樂。對孩子而言,培養他的興趣愛好,例如集郵、繪畫等,讓他投入其中,會讓他很快樂。但這裡的投入並非指給孩子安排漫漫的繪畫課程或者舞蹈練習等,那樣只會讓孩子失去興趣。興趣愛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種技能,如集郵、拼圖,同樣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更能讓孩子學會投入的快樂。
15、告訴孩子事物的另一面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中被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羅斯福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法國作家阿蘭在論述把快樂的智慧用語和煩惱作鬥爭時說:“煩惱是我們患的一種精神上的近視症,應該向遠處看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我們的腳步就會更加堅定,內心也就更加泰然。”父母應當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孩子辯證地看待事物,看起來有害的事,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有益的。
16、幫助孩子面對缺陷與挫折
有一個國王想從兩個兒子中選擇一個做王位繼承人,就給了他們每人一枚金幣,讓他們騎馬到遠處的小鎮上,隨便購買一件東西。而在這之前,國王命人偷偷地把他們的衣兜剪了一個洞。中午,兄弟倆回來了,大兒子悶悶不樂,小兒子卻興高采烈。國王先問大兒子發生了什麼事,大兒子沮喪地說:“錢幣丟了!”國王又問小兒子為什麼興高采烈,小兒子說他用錢幣買了一筆無形的財富,足以讓他受益一輩子,這個財富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在把貴重的東西放進衣袋之前,要先檢查一下衣兜有沒有洞。
同樣是丟失金幣,悲觀者用它換來了煩惱,樂觀者卻用它買來了教訓。生活和學習中,總免不了有一些失敗與挫折,作為家長,如果只是一味批評,讓孩子陷入沮喪的泥淖裡,久而久之,則會產生自卑、頹廢甚至自暴自棄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挫折和失敗,應當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從中吸取教訓,鼓勵孩子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讓孩子逐漸明白“挫折也是一種財富”,培養、堅強樂觀的心態。
17、從學習和生活中尋找快樂
一個外國大提琴家童年時的某一天,他拖著比自己身體還高的大提琴,在走廊裡邁著輕快的步伐,心情顯然好極了。一位長者問道:“孩子,你這麼高興,是不是剛拉完大提琴?”他的步伐並沒有停下,“不,我正要去拉。”這個七歲的孩子懂得許多大人不懂的道理:音樂是一種愉快的享受,而不是我們不得不做的、必須忍受的工作。家長要引導孩從技能的獲得、知識的增長、友情的加深甚至四季的變幻中找尋快樂,發現生活中陽光的一面。
18、不要總拿孩子與其他優秀的孩子比較
許多家長很容易忽略這一點——拿別的優秀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比,說“你看人家隔壁的兵兵,現在已經記住500個單詞了”、“你看人家x x x每天晚上學習到幾點鐘”。殊不知經常對孩子說類似的話,不僅不會激發孩子的動力,反而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有一位中學生在屢屢被父母要求一同院的另一個孩子為榜樣時,終於爆發了:“媽媽,他再優秀,他不養你,我再失敗,你老了我會養你!”就如同丈夫不願意妻子和其他男人比較一樣,做父母的也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應該避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做比較。
19、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
你是否因為您的孩子沒有顯示出超人的天賦而暗中失望?你是否因為你的孩子沒有別的孩子漂亮而感到臉上無光?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父母對他們的評價之上的。很多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很愛他們,但是很少有孩子認為他們與父母是平等的。孩子相信父母可以為他獻出生命,但同時也認為父母並不拿他們當回事兒。著名教育學家塞利格曼指出:父母批評孩子的方式正確與否,顯著地影響著孩子日後性格是樂觀還是悲觀。父母對孩子的批評應該恰如其分,不應把幾次錯誤誇大成永久性的過失,同時具體指出孩子的錯誤及犯錯誤的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錯誤是可以改變的,並知道從何處著手改變。
華盛頓曾說過:“一切的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與希望的向上心裡產生與造成的。”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用樂觀的態度去爭取人生的幸福吧!
20、盡情宣洩情緒
研究發現,孩子只有在感覺非常安全並被人無條件接受的時候,才會更加快樂和自信。所以,當孩子想傾訴問題時,父母一定不要做出好壞的判斷,只要讓他感覺到你在傾聽和重視就可以了。譬如,孩子從幼兒園一回到家,就向媽媽抱怨幼兒園有個總愛嘲笑他的女孩。如果媽媽回答:“不要總是不停地抱怨,這樣可不好。”孩子聽後,或許會平靜下來,但是副作用是不好的情緒被壓抑在孩子的心裡。如果媽媽換個說法:“哦,看來她那樣做確實讓你感到不高興了。”孩子聽後會感到爸爸媽媽理解他,他也就更容易消除怨氣,感到快樂。如果他為此還哭鼻子的話,媽媽最好不必說什麼,而是把她摟在懷裡。
21、允許孩子犯錯
父母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所以在生活中都會不自覺地幫他清除障礙,但是等到孩子長大後,碰到的問題越來越棘手,難道父母還有能力幫他解決嗎?所以,對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從小讓孩子具備解決問題、面對挫折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養成,前提是要允許孩子犯錯,讓他明白錯在哪裡,並有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然而,現實中的孩子抗挫能力普遍較弱,很難做到承認錯誤。事實上,只有在失敗後學會及時調整前進方向,才能得到快樂生活的重要素質,而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實踐。
22、減去額外壓力
在如今這樣緊張、快節奏的大環境裡,父母都希望孩子也能高效率地度過每一天,譬如孩子上午10點學鋼琴,下午2點練書法,4點還得學英語……像這樣的安排,孩子怎麼會感覺快樂呢?其實,對孩子而言,童年的美好正是因為能夠無拘無束、輕鬆自在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嗎?無數心理學研究報告都表明,那些能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甚至達到忘我境界的成年人,就能過上更加平靜和滿足的生活。所以,父母還是把追在孩子屁股後的那個計時器扔掉!給孩子更多的快樂。
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但是快樂畢竟不是一件可以輕鬆買來或是隨意送出的禮物,而是需要時間來培養和樹立的生活態度。
23、教孩子會說三句話
怎樣讓孩子更快樂、更善良、更熱情?要教孩子會說三句話:第一句“太好了!”;第二句“我能行!”;第三句“你有困難嗎?讓我來幫你”。
“太好了”實際上是培養孩子帶著微笑看世界的品質,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心態對待生活、學習中的困難與挫折,避免焦躁、埋怨情緒產生,讓孩子健康成長。而這種心態的培植並非單靠孩子說這句話就能行的,需要老師、家長潛移默化的薰陶。
“我能行!”旨在鼓勵孩子的自信。自信同樣不是一種輕易的表態,是發自內心的肯定的把握,它也是需要家長在讓孩子不斷取得成功的體驗中逐步培植。
“你有困難嗎?讓我來幫你!”這是孩子長大後,為社會為人類作貢獻的心理基礎。同樣,為了讓孩子說這句話,必須從小在家裡灌輸助人為樂的思想;家長熱心對待同事、朋友、鄰居,為孩子放好樣子,使孩子自然而然養成習慣。
原作者: 天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