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蟒皮並不能直接被二胡製作師採用,二胡製作師把蟒皮變成二胡琴皮是一個質的改變,改變的方法就是二胡琴皮的處理,由於這個行業的繼承方式有其特殊性,因此作為二胡關鍵工序的琴皮處理方式一般比較保密,正音堂二胡現在跟你簡單的分享下:
方法/步驟
挑選蟒皮:
市場上現在有好多種蟒皮,其中有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並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而蟒皮蟒皮鱗紋粗而平整,色彩對比協調,厚度適宜而有彈性,不易受蟲蛀,發育共鳴較好,蟒皮又以肛門一帶地方的最為理想。這個一般比較好辨認,而挑選蟒皮的原則是一.密度偏高,張力強度偏大.二.彈性要好,色澤鮮豔.三.厚薄適中,可以偏厚.理想中的屬金花蟒。
選擇部位:一般一整條健康的好蟒皮,最好用的只有5~7張皮,可稱得上是特級皮,每張13CM,也就是自蟒尾端肛門往頭部算起1M以內,只會少不會多,越往頭部皮越薄,密度越差,質量也越差,至於這七張皮哪幾張才是精品中的精品,是依治琴師而定,其中之精選約有3~4張,事實上也有一部分治琴師更習慣第七張以外的,這是處理蟒皮的方法不同。
浸泡:皮質處理的浸泡時間,是根據蟒皮的類型而定的,如野生蟒皮、飼養蟒皮和蟒皮的厚薄、蟒齡等各種因素都需要考慮到的。一般正常的蟒皮浸泡時間是兩小時左右,皮質厚多的蟒皮浸泡時間也不能超過四小時,夏天高溫季節還要適當的減少時間。這個根據每個二胡製作師自己的經驗總結來定。
鏟:當動作製作這個工序時應清楚蟒皮內的油脂,並採用外鏟內颳得方式,順應皮質纖維均勻的刮 。當蟒皮露出網狀纖維,可以對著亮光用眼觀察纖維網狀是否清晰,若出現雲霧狀應繼續清理,一定要使皮質纖維清晰後放到清水中漂5-10分鐘,再拿出來套皮。
套皮:一般採用兩到三次的套皮。第一次套皮前,皮面直徑是十三釐米,套皮繃開之後應該在十六釐米左右,用小木槌反覆敲擊皮面中心,反覆均勻的敲擊皮面是為了讓在套皮過程中散亂的皮質纖維細胞,在震動中恢復其自然的排列。第二次套皮繩子絞動較第一次用力,但要適度,此時用小木槌敲擊皮面,憑經驗聽聲,調整調門的高低使皮面受力均衡。再敲擊蟒皮的每一點都有清晰明亮的共鳴聲,這就說明蟒皮已有原聲皮製成了可以蒙皮的熟皮,此時蟒皮中心點受力已經非常有力了。震動後產生的聲音就很均勻,自然散發聲音。琴皮定型數日後,在確定上膠鞔皮前,對定型的蟒皮在安靜的環境內,其比較,測試聲音檢測共鳴和靈敏度,如果達到要求就進入正常的後續生產,否則就要返工重新蒙皮。
鞔皮:鞔皮是決定二胡音質的重中之重。鞔緊好還是鬆好,多年來行業內人士爭論不休,我想每個二胡製作師都有著自己的心得的。
二胡如發音原理,是靠琴絃震動皮膜而發音的,皮面的厚薄及皮質的處理工序,直接決定著二胡的發音。鞔皮前的套皮工藝至關重要。
注意事項
1、泡皮時間度的掌握 2、套皮力量的技巧與掌握。3、鞔皮緊和鬆自己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