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橋位於山谷之中,此地東西石壁對峙,兩山如門,萬花溪從下而過,溪上一巨石橫跨於東西峙壁上,狀若城門洞,形成天生石橋。橋高30米,寬17米,橋孔直徑7米,橋身長21米,前人題詠贊為“天下無雙境,人間第一橋”。
彌渡縣,地處雲南高原西部、大理州東南部。是紅河發源地之一和瀾滄江中游經濟帶的腹帶,古稱“六詔咽喉”,是聞名全國的花燈之鄉和民歌之鄉,花燈名曲《彌渡山歌》、《繡荷包》、《十大姐》,被譽為東方小夜曲的民歌《小河淌水》出自彌渡。
天生橋位於彌渡縣城東南,距城約四公里。整個風景區由天生橋、東峙壁、西峙壁、龍潭等構成。千百年來,幾多文人墨客遊彌渡天生橋,都為它的奇、險、壯而流連忘返,擊櫛讚歎。
景點推薦:
天生橋:
傳說天生橋是一對與惡勢力抗爭而獻出年輕生命的情侶變化而成的。這自然是神話,是當地人民借用這一優美的神話表達一種對美好生活的理想。其實,天生橋風景區屬石灰岩地帶,由於地殼的運動,東西兩端斷如石闕,兩塊巨石從東西南側雙雙下滑撞在一起,於是形成了這天下奇觀。遙望天生橋如長虹臥波,氣勢渾宏,笑傲塵世,一種雄壯,一種豪氣。
天生橋下流過的萬花溪春是一弘潺潺的小溪,清如明鏡,溫柔如綿;夏是一條翻滾的巨龍,激昂澎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情隨季遷,風格迥異。東峙壁如巨斧削出,最攝人心魄的是那高聳人云的石壁,石壁如天公以巨斧削出,真可謂“猿猱欲渡愁攀援”。那種氣勢,那種奇險,真使人歎為觀止。而其呈現出的萬千氣象,百態千恣,更使人們浮想聯翩,人們給石壁賦於種種神奇美好的動畫,如五老相聚,天女散花。
石壁上刻有“浩氣凌空”,“人間天上”,古樸而蒼勁,使人們在欣賞精湛的藝術的同時,去感悟生命的神祕和飄逸。
東、西峙壁:
橋西石壁如削,直插雲端,上懸五老石、仙人床、仙人柴、觀音殿、太子閣、聚仙門等,危異非凡;東峙壁多溶洞,是大自然的偉力,塑造了數十個深淺不一,形態各異的溶洞,老君洞,仙人洞,觀音磨豆腐洞,石鍾石鼓洞,幾多神奇和奧妙。觀音磨豆腐洞因形而名。清道光年間,即開始依高臨險,攀巖鑿壁,建成了五閣四殿,一廟一樓,形成了“廬從天地成奇構,竅發乾坤瀉巨川。路曲偏隨春樹繞,寺稀端籍暮雲連”的景觀。東峙壁分佈著眾多的廟宇,依山而建,小巧玲瓏,風雅別緻。每年農曆二月十五天生橋廟會期間,人山人海,車水馬龍,人們尋求的是一份平安和吉祥。
龍潭:
天生橋風景區還有一池潭,當地人稱之為龍潭。水清如鏡,四季皆清,給天生橋頻添了一道亮麗。雙龍海塘位於天生橋之尾,遊客可以盪舟其中,微風習習,領略一份大自然的美好。
天生橋風景區還保存著眾多的石刻文化,不同的書法流派群英匯聚,各領風騷。天生橋有良好的植被和生態環境,境內生活著許多珍稀動物。生長著數百種草藥。
交通: 客運東站乘車,07:20—19:30 每10分鐘一班,一個小時半即可到達。
地方特產: 大芋頭、白皮大蒜、豬卷蹄、紅曲、香酥梨、彌渡卷蹄。
名勝古蹟: 密祉景區、鐵柱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