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防水工程施工技術教材解讀?

  「教材解讀」

  一、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1.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適用於地下防水等級為1~4級的整體式防水混凝土結構。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泥用量不得少於300kg/m3;摻有活性摻和料時,水泥用量不得少於280kg/m3.

  2)砂率宜為35%~45%,灰砂比宜為1:2~1:2.5.

  3)水灰比不得大於0.55.

  4)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於50mm,泵送時入泵坍落度宜為100~140mm.水泥強度等級不應低於32.5MPa,不得使用鹼活性骨料。

  (2)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築,宜少留施工縫。當留設施工縫時,牆體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牆的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於300mm的牆體上;拱(板)牆結合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拱(板)牆接縫線以下150~300mm處;牆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於300mm;垂直施工縫應避開地下水和裂隙水較多的地段,並宜與變形縫相結合。

  (3)防水混凝土終凝後應立即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於14d.

  2.卷材防水

  (1)卷材防水層應鋪設在混凝土結構主體的迎水面上。鋪貼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應採用熱熔法施工,鋪貼合成高分子卷材採用冷粘法施工。

  (2)採用外防外貼法鋪貼卷材防水層時,應先鋪平面,後鋪立面,交接處應交叉搭接。當施工條件受到限制時,可採用外防內貼法鋪貼卷材防水層。卷材宜先鋪立面,後鋪平面。鋪貼立面時,應先鋪轉角,後鋪大面。保護層根據卷材特性選用。

  (3)底板墊層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採用空鋪法或點粘法,其他與混凝土結構相接觸的部位應採用滿粘法;厚度小於3mm的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嚴禁採用熱熔法施工;冷粘法施工合成高分子卷材時,必須採用與卷材材性相容的膠粘劑,並應塗刷均勻;鋪貼時應展平壓實,卷材與基面和各層卷材間必須黏結緊密;卷材接縫必須粘貼封嚴,兩幅卷材短邊和長邊的搭接寬度均不應小於100mm;採用多層卷材時,上下兩層和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應錯開1/3~1/2幅寬,且兩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在立面與平面的轉角處,卷材的接縫應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應小於600mm;陰陽角處找平層應作成圓弧或45.(135.)角,並應增加1層相同的卷材,寬度不宜小於500mm.

  3.塗料防水

  (1)塗料防水層包括無機防水塗料和有機防水塗料。

  (2)塗料施工前,基層陰陽角應做成圓弧形,陰角直徑宜大於50mm,陽角直徑宜大於10mm.塗料塗刷前應先在基面上塗一層與塗料相容的基層處理劑。

  (3)塗膜應多遍完成,塗刷應待前遍塗層乾燥成膜後進行。每遍塗刷時應交替改變塗層的塗刷方向,同層塗膜的先後搭槎寬度宜為30~50mm.塗料防水層的施工縫(甩槎)應注意保護,搭接縫寬度應大於100mm,接塗前應將其甩槎表面處理乾淨。

  (4)塗刷程序應先做施工縫、陰陽角、穿牆管道、變形縫等細部薄弱部位的塗料加強層,後進行大面積塗刷。

  (5)塗料防水層中鋪貼的胎體增強材料,同層相鄰的搭接寬度應大於100mm,上下層接縫應錯開1/3幅寬。

  4.防水特殊部位細部構造

  (1)施工縫、後澆帶。

  (2)接縫與收頭。

  (3)穿牆螺桿。

  (4)穿牆管迎水面。

  5.防水保護層

  防水層經檢查合格後,應及時做保護層。頂板防水層上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70mm,防水層為單層卷材時,在防水層與保護層之間應設置隔離層。底板防水層上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50mm.側牆防水層宜採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護層,或砌磚保護牆(邊砌邊填實)和鋪抹30mm厚水泥砂漿。

  二、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1.屋面卷材防水施工

  找平層的排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平屋面採用結構找坡不應小於3%,採用材料找坡宜為2%;天溝、檐溝縱向找坡不應小於1%,溝底水落差不得超過200mm.找平層宜設分格縫,並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縫應留設在板端縫處,其縱橫縫的最大間距: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層,不宜大於6m;瀝青砂漿找平層,不宜大於4m.屋面卷材防水層施工時,應先做好節點、附加層和屋面排水比較集中等部位的處理,然後由屋面最低處向上進行。鋪貼天溝、檐溝卷材時,宜順天溝、檐溝方向,減少卷材的搭接。當鋪貼連續多跨的屋面卷材時,應按先高跨後低跨、先遠後近的次序。平行於屋脊的搭接縫,應順流水方向搭接;垂直於屋脊的搭接縫,應順年最大頻率風向搭接。疊層鋪貼的各層卷材,在天溝與屋面的交接處,應採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縫應錯開;搭接縫宜留在屋面或天溝側面,不宜留在溝底。天溝、檐溝、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收頭的端部應裁齊,塞入預留凹槽內,用金屬壓條釘壓固定,最大釘距不應大於900mm,並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

  2.屋面塗膜防水施工

  屋面找平層及保溫層的要求同屋面卷材防水施工,基層的乾燥程度應視所用塗料特性確定。當採用溶劑型塗料時,屋面基層應乾燥。需鋪設胎體增強材料時,當屋面坡度小於15%,可平行屋脊鋪設;當屋面坡度大於15%,應垂直於屋脊鋪設,並由屋面最低處向上進行。胎體增強材料長邊搭接寬度不得小於50mm,短邊搭接寬度不得小於70mm.採用二層胎體增強材料時,上下層不得相互垂直鋪設,搭接縫應錯開,其間距不應小於幅寬的1/3.塗膜防水層的收頭,應用防水塗料多遍塗刷或用密封材料封嚴。塗膜防水屋面應設置保護層。

  3.屋面剛性防水施工

  屋面剛性防水層主要分為普通細石混凝土防水層、補償收縮混凝土防水層、塊體剛性防水層、預應力混凝土防水層、鋼纖維混凝土防水層,尤以前兩種應用最為廣泛。剛性防水屋面應採用結構找坡,坡度宜為2%~3%.天溝、檐溝應用水泥砂漿找坡,找坡厚度大於20mm時,宜採用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內嚴禁埋設管線。剛性防水層應設置分格縫,分格縫內應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縫應設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並應與板縫對齊。普通細石混凝土和補償收縮混凝土防水層的分格縫,寬度宜為5~30mm,縱橫間距不宜大於6m,上部應設置保護層。剛性防水層與山牆、女兒牆、變形縫兩側牆體等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應留寬度為30mm的縫隙,並應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處應鋪設卷材或塗膜附加層。

  三、室內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1.基層處理

  (1)樓地面結構層:預製鋼筋混凝土圓孔闆闆縫通過廁浴間時,板縫間應用防水砂漿堵嚴抹平,縫上加一層寬度為250mm的胎體增強材料,並塗刷兩遍防水塗料。

  (2)防水基層(找平層):衛生間防水基層應採用1:2.5或1:3水泥砂漿進行找平處理,厚度20mm,找平層應堅實無空鼓,表面應抹平壓光。

  (3)管根、牆角處理:管根及牆角處抹圓弧,半徑10mm.管根與找平層之間應留出20mm寬、10mm深的凹槽。

  (4)含水率要求:聚氨酯防水塗料施工要求防水基層乾燥,聚合物水泥(JS)、聚合物乳液(丙烯酸)等防水塗料可在潮溼基層上施工,但基層不得有明水。找平層宜設分格縫,並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縫應留設在板端縫處,其縱橫縫的最大間距: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層,不宜大於6m;瀝青砂漿找平層,不宜大於4m.屋面卷材防水層施工時,應先做好節點、附加層和屋面排水比較集中等部位的處理,然後由屋面最低處向上進行。鋪貼天溝、檐溝卷材時,宜順天溝、檐溝方向,減少卷材的搭接。當鋪貼連續多跨的屋面卷材時,應按先高跨後低跨、先遠後近的次序。平行於屋脊的搭接縫,應順流水方向搭接;垂直於屋脊的搭接縫,應順年最大頻率風向搭接。疊層鋪貼的各層卷材,在天溝與屋面的交接處,應採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縫應錯開;搭接縫宜留在屋面或天溝側面,不宜留在溝底。天溝、檐溝、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收頭的端部應裁齊,塞入預留凹槽內,用金屬壓條釘壓固定,最大釘距不應大於900mm,並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

  2.屋面塗膜防水施工

  屋面找平層及保溫層的要求同屋面卷材防水施工,基層的乾燥程度應視所用塗料特性確定。當採用溶劑型塗料時,屋面基層應乾燥。需鋪設胎體增強材料時,當屋面坡度小於15%,可平行屋脊鋪設;當屋面坡度大於15%,應垂直於屋脊鋪設,並由屋面最低處向上進行。胎體增強材料長邊搭接寬度不得小於50mm,短邊搭接寬度不得小於70mm.採用二層胎體增強材料時,上下層不得相互垂直鋪設,搭接縫應錯開,其間距不應小於幅寬的1/3.塗膜防水層的收頭,應用防水塗料多遍塗刷或用密封材料封嚴。塗膜防水屋面應設置保護層。

  3.屋面剛性防水施工

  屋面剛性防水層主要分為普通細石混凝土防水層、補償收縮混凝土防水層、塊體剛性防水層、預應力混凝土防水層、鋼纖維混凝土防水層,尤以前兩種應用最為廣泛。剛性防水屋面應採用結構找坡,坡度宜為2%~3%.天溝、檐溝應用水泥砂漿找坡,找坡厚度大於20mm時,宜採用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內嚴禁埋設管線。剛性防水層應設置分格縫,分格縫內應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縫應設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並應與板縫對齊。普通細石混凝土和補償收縮混凝土防水層的分格縫,寬度宜為5~30mm,縱橫間距不宜大於6m,上部應設置保護層。剛性防水層與山牆、女兒牆、變形縫兩側牆體等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應留寬度為30mm的縫隙,並應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處應鋪設卷材或塗膜附加層。

  三、室內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1.基層處理

  (1)樓地面結構層:預製鋼筋混凝土圓孔闆闆縫通過廁浴間時,板縫間應用防水砂漿堵嚴抹平,縫上加一層寬度為250mm的胎體增強材料,並塗刷兩遍防水塗料。

  (2)防水基層(找平層):衛生間防水基層應採用1:2.5或1:3水泥砂漿進行找平處理,厚度20mm,找平層應堅實無空鼓,表面應抹平壓光。

  (3)管根、牆角處理:管根及牆角處抹圓弧,半徑10mm.管根與找平層之間應留出20mm寬、10mm深的凹槽。

  (4)含水率要求:聚氨酯防水塗料施工要求防水基層乾燥,聚合物水泥(JS)、聚合物乳液(丙烯酸)等防水塗料可在潮溼基層上施工,但基層不得有明水。

  (5)坡度要求:防水找平層施工應在找坡層施工之後進行。地面向地漏處排水坡度為2%;地漏邊緣向外50mm內排水坡度為5%;大面積公共廁浴間地面應分區,每一個分區設一個地漏,區域內排水坡度為2%,坡度直線長度不大於3m;公共廁浴問的門廳地面可以不設坡度。

  (6)門口防水:衛生間防水找平層應向衛生間門口外延伸250~300mm,防止衛生間內水通過衛生間外樓板滲漏。

  2.防水層施工

  (1)防水層高度:地面四周與牆體連接處,防水層應往牆面上返250mm以上;有淋浴設施的廁浴間牆面,防水層高度不應小於1.8m,並與樓地面防水層交圈。

  (2)防水施工工藝:聚氨酯類防水塗料應採用橡膠刮板塗刮,管根、轉角處採用刷子;JS、丙烯酸類防水塗料應採用油漆刷或滾筒刷塗刷;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應採用較硬的尼龍刷塗刷;界面滲透型防水液應採用噴霧器進行噴塗。防水塗料應分遍塗刷,每遍不能塗刷過厚。下一遍塗刷應在上一遍塗膜固化後進行,以手摸不粘手為準。下一遍塗刷方向應與上一遍方向垂直,塗刷遍數以達到設計要求的塗膜厚度為準。使用高分子防水塗料、聚合物水泥防水塗料時,防水層厚度不應小於1.2mm;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膜厚度不應小於0.8mm或用料控制不應小於0.8kg/m2;界面滲透型防水液與柔性防水塗料複合施工時,厚度不應小於0.8mm;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與聚合物水泥黏結料複合時,厚度不應小於1.8mm.

  (3)施工順序:先做地面與牆面陰陽角及管根處附加層處理,再做四周立牆防水層。(4)管根防水:管根孔洞在立管定位後,樓板四周縫隙用1:3水泥砂漿堵嚴。縫大於20mm時,可用細石防水混凝土堵嚴,並做底模。在管根與混凝土(或水泥砂漿)之間預留的凹槽內嵌填密封膏。管根平面與管根周圍立面轉角處應做塗膜防水附加層。必要時在立管外設置套管,一般套管高出鋪裝層地面20~50mm,套管內徑要比立管外徑大2~5mm,空隙嵌填密封膏。套管周邊預留凹槽內嵌填密封膏。

  3.防水保護層

  在蓄水試驗合格後,應立即進行防水保護層施工。保護層採用20mm厚1:3水泥砂漿,其上做地面磚等飾面層,材料由設計選定。防水層最後一遍施工時,在塗膜未完全固化時,可在其表面撒少量乾淨粗砂,以增強防水層與保護層之間的黏結;也可採用摻建築膠的水泥漿在防水層表面進行拉毛處理後,然後再做保護層。

  「命題考點」

  防水等級;配合比;不得少於14d;卷材防水;塗料防水;施工縫、後澆帶;接縫與收頭;不應小於50mm;找平層;卷材的鋪貼方法;塗膜;屋面剛性防水;天溝;女兒牆;防水塗料;基層處理;不應小於1.8m.

  「分析預測」

  (1)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斷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2)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斷屋面卷材防水施工的技術要求。

  (3)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斷屋面細部防水構造要求。

  (4)根據卷材鋪貼要求,分析判斷鋪貼過程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5)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斷室內防水工程基本要求。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