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四字箴言?

投資理財並不是雜亂無章,其實投資的過程也是有章可循的,掌握好節奏和原則,投資理財也將是一種享受!

投資理財四字箴言 買賣防損

工具/原料

理財工具

方法/步驟

在理財過程中,讓投資者最苦惱的或許不是“財”越理越少,而是本應到手的“鴨子”飛了。這種情況,很大部分原因在於缺乏對“黃金”理財節點的掌控,導致沒有把握最佳投資機會。事實上,在不同的理財方式中,都有一些巧妙的時間點,如能加以靈活利用,收益水平不僅會改善,甚至可以扭虧為盈。

“買”的學問

古話說的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買的過程中不要盲目跟風,根據自己的資產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最佳。

投資理財四字箴言 買賣防損

“賣”的學問

“賣”得巧了,可能賺得盆滿鉢滿,“賣”得不巧,就一虧到底。

對於投資者而言,應將目光放的長遠些,注重長久利益,不應太在意短期市場漲跌,但當經濟出現拐點,股市明顯進入長期空頭市場時,同樣沒必要墨守成規,該贖回時就贖回。

投資理財四字箴言 買賣防損

提“防"暗算

下面試舉個例子,揭示銀行理財市場一些亂象,提醒客戶提防“暗算”

亂象一:募集期不算收益。理財產品的募集期短的有幾天,長的要超過10天,但收益只從產品成立日算起。就是說,客戶在募集期繳付的錢不算收益,白白被使用。如某銀行正發行一隻跨年理財產品“A+計劃”,募集期為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1月10日,收益起始日為1月11日,3個月期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5%,起點金額為5萬元。

如果客戶在募集首日即去年12月29日就認購,則有13天是無收益的。照此計算,客戶的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率實際上降為4.45%,要比宣稱的5.5%少。

投資理財四字箴言 買賣防損

注意“避損”

亂象二:產品風險評級由銀行自定,有的存在誤導客戶的嫌疑。如某銀行現正銷售的一隻增盈增強型理財產品,根據銀行自身風險評級,定為“PR2級(穩健型)”。但這隻產品收益類型為“封閉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有“不高於30%”的資產會投資於信託計劃。其風險揭示最後標了幾行加粗黑字體,令人看了驚心:“最不利的投資情形:如果與理財產品投資資產相關的信託受託人、債務人、擔保人(如有)等主體發生違約,則理財產品到期時投資者可能無法獲得理財產品收益甚至損失理財本金。投資者應在對此風險有充分認識基礎上謹慎投資。”

就是說,在最極端的投資失敗情況下,客戶將“賠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沒有收益,甚至會損失本金。這樣一款非保本產品,竟被稱為“穩健型”?試問有哪個穩健型客戶,能承受血本無歸的慘痛損失?

投資理財四字箴言 買賣防損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