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邏輯思維,語文寫作屬形象思維,二者思維不同對待的方法也不同。小編結合經驗給你簡要剖析。
工具/原料
一年級教材
方法/步驟
口算題速度慢。口算10以內校內方法就是大數記心裡加小的那個數(可以數手指頭)。100以內的就有方法了。速度只有靠多練習,每天練。不是所有的而是個別的可用簡便方法的他用了慢方法。
口算計算不準確,方法單一是主因,練習少是次因。湊正數法,(混合運算)。
應用題不理解題意。邏輯思維差,實際讓她買東西,曾強形象感。
應用題反覆錯。依靠較強的記憶做題,大概像就依葫蘆畫瓢還對了,隔些日子忘乾淨了開始瞎做了。不要講的太多你講的他聽不懂,隔斷時間再做幾遍吧,反覆中他才能理解。
應用題已知條件變個數就不會做了。思路沒形成,沒有判斷力。多花些時間,給數變個難度,例如買東西的題先是整數後來同一題(2元,變2元3角),反覆做,只要說出算式不用計算。形成思路就好了。有了思路理解和再做類似題就是時間問題了。
單位換算不清楚,以實物為例(錢幣),多運用,熟能生巧。鐘錶的認識也是要在實際中運用的。
不使用簡便算法。簡便算法是邏輯思維的結晶,單獨多出些這樣題型,進行練習,孩子就是接觸的少,他其實是喜愛速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