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外場活動時遇到突發狀況的應對方法?

(一)山火 在乾燥的天氣,山火於較斜的草坡上順風向上蔓延速度極快,遠足者絕不可輕視山火的威力。 ◎ 為己為人和保護大自然的生物及美景,任何時間都應小心火種。 ◎ 切勿在非指定的燒烤地點或露營地點生營火煮食;吸菸人士應避免吸菸;菸蒂和火柴必須完全弄熄才可拋棄於垃圾箱內或帶走。 ◎ 由於山火於日間比較難於看見,應隨時留意飛灰和火煙味。如發現山火,儘速遠離火場。 ◎ 緊記山火蔓延速度極難估計,如發現前路山下遠處有山火,也不應冒險嘗試繼續行程,以免為山火所困。 ◇ 遇到山火時應保持鎮靜,切勿驚慌。 ◇ 切勿隨便試圖撲滅山火,除非 a.山火的範圍很小。 b.你確實處於安全的地方。 c.你有可逃生的路徑。 ◇ 估計以下情況,以便迅速離開火場。 a.山火的蔓延方向,避免跟山火蔓延的同一方向走避。 b.附近小徑的斜度,選較易逃走的小徑。 c.附近植物的高度及密度,選擇少植物的地方。 ◇ 沿現有的小徑逃生會比較少障礙,且走得更快。 ◇ 若山火迫在眉睫又無路可逃,則應以衣物包掩外露皮膚逃進已焚燒過的地方,這樣可減輕身體受傷的機會。如情況許可,切勿往山上走,因會消耗體力。 ◇ 切勿走進矮小密林及草叢,山火在這些地方可能會蔓延得很快而且熱力也較高。 (二)斜滑的山徑 比如溼滑的石面、泥路或佈滿沙粒的乾爽劣地,容易在下坡時滑倒受傷。 ◎ 在滑倒受傷時,檢查有沒有扭傷、擦傷或其它傷勢。需要時、立即進行急救。 ◎ 有時骨折並不容易由表面察覺,若發現傷處紅腫或痛楚,不繼續行走。 ◎ 若傷者可以繼續行走,用手杖幫助或隊友扶持,不可以強行獨自行走,以免加重傷勢。 ◎ 在扭傷或行動困難時,利用手機或派人求救,並將傷者移至陰涼而平坦的乾爽地面上,用衣物覆蓋保溫,等待救援人員到達。 (三)山洪暴發 一般遠足者不應低估山洪暴發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於上游降下大雨,雨水會集湧而下,於數分鐘內演變為巨大山洪,如遊人適在溪中,極易為洪水沖走,引致傷亡。 ◎ 除非是有準備的溯溪活動,否則不要沿溪澗河道遠足。 ◎ 夏天雨季,或暴雨後切勿涉足溪澗。 ◎ 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 ◎ 開始下雨時應迅速離開河道,往兩岸高地走。 ◎ 切勿嘗試越過已被河水蓋過的橋樑,應迅速離開河道。 ◇ 發現流水湍急,混濁及夾雜沙泥時,是山洪暴發之先兆,應迅速遠離河道。 ◇ 如果不幸掉進湍急的河水裡,應抱或抓緊岸邊的石塊,樹幹或藤蔓,設法爬回岸邊或等候同伴救援。 (四)山體塌方 暴雨時或經連日豪雨,天然或人工斜坡經滲進大量雨水後,極易引致山泥傾瀉,引發山體塌方。 ◎ 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時,顯示斜坡內的水份已飽和,斜坡之中段或頂部有裂紋或有新形成的梯級狀,露出新鮮的泥土,都是山泥傾瀉的先兆,應儘快遠離這些斜坡。 ◎ 如遇山泥傾瀉阻路切勿嘗試踏上浮泥前進,應立刻後退,另尋安全小徑繼續行程或中止行程。 ◇ 如隊友被山泥掩沒,切勿隨便嘗試自行拯救,避免更多人遇到傷亡,應立刻通知有關部門準備適當工具進行救援。 (五)雷擊 雷電通常會擊中最高的物體尖端,然後沿著電阻最小的路線傳到地上。遠足者如遭電擊,大多會因而肌肉痙攣,燒傷,窒息或心臟停止跳動。 ◎ 留心電臺或電視的天氣報告。避免在天氣不穩定時進行遠足,雷暴警告生效時更不宜出門。 ◎ 在戶外,應穿著膠底鞋。 ◎ 切勿接觸水質或潮溼的物體。 ◇ 切勿站立於山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樹木或桅杆容易被閃電擊中,應儘量遠離。 ◇ 閃電擊中物體之後,電流會經地面傳開,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溼地面尤其危險。應該蹲著並儘量減少與地面接觸的面積。 ◇ 遠離鐵欄或其它金屬物體,身上的金屬物品例如首飾等亦應暫時除去。 ◇ 在可能情況下,躲入建築物內。 ◇ 切勿游泳或從事其它水上運動。離開水面及找尋地方躲避。 ◇ 避免使用帶有插頭的電器。 ◇ 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或其它類似金屬裝置。 ◇ 切勿處理以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 應提防強勁陣風吹襲。 (六)迷路 於天氣不佳或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最容易引致迷途。選用有明確路標的山徑及於出發前詳細計劃行程,都可以減少意外的發生。 ◎ 選用有明確路標的山徑及於出發前小心計劃行程。 ◎ 遠足人士應留意當天的天氣報告,避免在天氣情況不佳時進行遠足。 ◎ 緊記帶備必需物品,例如地圖、指南針、水、食物、頭燈(手電筒)、雨具、收音機、急救藥箱、 哨子、手機、記事簿和筆等。 ◇ 應利用指南針及地圖設法找出所處位置。 ◇ 設法記憶曾經走過的途徑,並經原路折回起點。若不能依原路折回起點,應留在原地等候救援。 ◇ 切勿再往前進,以免消耗體力及增加救援的困難。 ◇ 若決定繼續前進,尋路時應在每一路口留下標記。 ◇ 如未能辨認位置,應往高地走,居高臨下較易辨認方向,亦容易被救援人員發現。切忌走向山澗深谷,身處深谷不易辨認方向,向下走時雖容易,但下山危險性高,要再折回高地時也困難,以致消耗大量體力。◇ 如果天氣寒冷而禦寒裝備不足、雷雨時或遇到山火,可暫離高地待情況好轉時,再到較高位置等候救援。 ◇ 發出「國際山難求救訊號」(見附錄)。 (七)中暑 當環境溫度高,而人體無法籍出汗調節體溫時,便會中暑。患者感感到熱、暈眩、不安寧、甚至不醒人事。體溫可能升上40oC 以上。皮膚乾燥而泛紅,呼吸和脈搏加速,,嚴重者會休克,應儘快降低患者的體溫及尋求醫療援助。 過熱亦可能引致熱衰竭,通常是在炎熱潮溼的氣候中運動,尤其未能補充水所流失的水份和鹽份時發生。患者體力衰竭、頭痛、暈眩及噁心及可能肌肉抽筋,其面色蒼白,皮膚溼冷,呼吸和脈摶快而淺弱,體溫可能正常或下降。 ◎ 行程中有適當的休息,不應過度疲勞,以免消耗體力。 ◎ 避免長時間受到太陽直接照射。 ◎ 要多喝水。 ◇ 讓患者躺在陰涼處,脫掉衣物,雙足翹起,若患者是清醒,便給其攝取流質飲品,不要讓人群阻礙空氣流通。 ◇ 如有必要可加用浸水、敷溼衣及吹風等能迅速降低體溫的方法,直至症狀消失為止。 ◇ 繼續補充水份及馬上求救以便及早治理。 ◇ 如果患者大量流汗、抽筋,可在水中加鹽,每半公升水加半茶匙鹽。 (八)暴寒 身處寒冷的地方又沒有足夠的衣服,致體溫下降,久了甚至會致命,稱為體溫過低(失溫)。 即使在夏天,因突然而來的寒雨或暴雨,致氣溫急降,也容易引致暴寒。 暴寒的徵象:疲倦、無精打采、皮膚冰冷、步履不穩、發抖、肌肉痙孿、口齒不清、產生幻覺等。 ◎ 遠足前一晚必須充份休息。 ◎ 如身體不適,就不應勉強參加活動。 ◎ 出發前吃一頓豐富有營養的飽餐,途中可吃高熱量食物,如朱古力。 ◎ 帶上備用保暖用的發熱袋、睡袋或禦寒衣服。 ◎ 帶上備用一套乾衣服,以備更換。 ◎ 除非拉練之類的活動,否則勿帶過重的物品,以免消耗體力。 ◎ 行程中有適當的休息,不應過勞,以免消耗體力。 ◇ 找地方躲避風雨。 ◇ 迅速更換溼衣服。 ◇ 用衣服或發熱袋、睡袋把頭、臉、頸和身體包裹以保暖。 ◇ 以熱飲及高熱量食物,保持體溫。 (九)蛇咬 差不多所有的蛇都非常怕人,除非它們認為受到威脅,否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要給予機會,它們多數會逃走。 ◎ 遠足者應穿著長褲和有高幫的鞋。 ◎ 沿有現成的小徑行走,切勿自行闖路,走草叢和雜樹林。 ◇ 遇蛇時,保持鎮定不動,讓受驚的蛇儘快逃走。蛇的視力很好,受到快速動作刺激時,多數立刻反擊。 ◇ 如被蛇咬後,應注意的事為: a. 除非專業人士,否則不要割開傷口的皮膚吸吮或洗滌。讓傷者躺下,停止傷處活動,但不要擡高傷處。不可喝酒,亦不應作不必要的活動。如果帶有蛇藥,應儘快內外服用。 b. 在可能情況下,用繃帶縛扎傷口以上的部位。如傷口在手腳,可用寬闊的繃帶包裹傷口以上的部位。 c.應安慰傷者。 d.儘快到醫院求治。如有可能的話,辨別毒蛇的種類,顏色和斑紋,如咬人的蛇已被捕捉,應一併送往醫院,以便醫護人員辨認,使用適合的血清。 (十)蜂螫 在山野地方,經常會發現蜜蜂、大黃蜂或馬蜂的出沒,小心避免誤觸蜂巢,引致蜂群的攻擊,而受螫傷。 ◎ 使用現成的小徑,切勿自行闖路,避免走蕨叢,那裡通常是昆蟲和黃蜂聚居的地方。 ◎ 不要打擾蜂窩,切勿以樹枝等拍打路邊樹叢。 ◎ 在身體和衣服上噴塗防蚊油。 ◎ 避免使用芬芳味的化妝品,因為可能吸引蜜蜂。 ◇ 若遇蜂巢擋路,可繞路前進。 ◇ 若遇一、兩隻黃蜂在頭上盤旋,可以不加理會,照常前進。 ◇ 如有螫針,可用鉗子拔除,但不要擠壓毒囊,以免剩餘的毒素進入皮膚。 ◇ 若遇群蜂追襲,可坐下不動,用外衣蓋頭、頸,以作保護,捲曲臥在地上,待蜂群散開後,才慢慢撤離。 ◇ 嚴重螫傷應儘快求醫。 ◇ 可以冷水溼透毛巾,輕敷在傷處,減輕腫痛。 (十一)危險植物 山野間常見有些植物會對遠足者構成危險。例如: a, 漆樹-令皮膚過敏 b, 兩面針-剌傷手腳 c, 野菇/野果-有毒,進食會致命 ◎ 避免走入生長茂密的叢林中。 ◎ 遠足時應帶上手套。 ◎ 必要穿過叢林時,用手巾或衣物包裹頭面,或外露的皮膚。 ◎ 切勿用手接觸漆樹。 ◎ 用手抓植物時,留意是否有針刺。 ◎ 不可隨便採摘野菇/野果食用。 ◇ 接觸漆樹,引起皮膚敏感時,應立刻求醫診治。 ◇ 誤食野菇/野果中毒,應立即求醫診治。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