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中有一種生物,屬於貝類家族,是一種介殼軟體動物,形如蚌蛤,殼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它的直徑約有一點五米,體重可達三百多公斤;在此種動物的外殼上有深大之溝紋如車輪的外圈,故被命名為「車渠」。車渠的外殼通常呈白色或淺黃色,殼體光滑,厚達數寸,是由外層角質層、中層稜柱層和內層珍珠層三部份構成,是琢磨玉器的優良材料。
方法/步驟
車渠的肉呈白色,可供食用,其外套膜邊緣(包裹著肉的一種薄膜)為青、紫或黃綠等顏色,極為美麗,正由於其顏色的關係,在佛經上記載的所謂的硨磲,應解作紫色或紺色的寶物,方合梵語的原意;但後世一般則稱白珊瑚及貝殼所制之物為硨磲,可能由於硨磲的殼根本是白色或淺黃色的緣故。
硨磲和珊瑚、珍珠、琥珀並列為西方四大有機寶石。在我國古代已被視為一種寶物,早在漢朝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當中,便記載了一則關於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里的地方,散宜生用硨磲大貝敬獻紂王,贖回文王的故事。
硨磲棲息於熱帶海域,我國的海南島、東沙群島、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均有出產,其殼大的可作小兒浴盆及豬隻的食用盆,殼小的可用來燒製石灰或供觀賞用。
硨磲經過千百年的蘊育生長,能散發出的能量磁場非常大,其外殼琢磨成的飾品可使配戴者具有增進身心調和、啟發自在智慧、摧毀眾生煩惱的功能。
我國清朝二品官上朝時穿戴的朝珠就是由硨磲製成。在各地佛教高僧、西藏喇嘛高僧都有手持硨磲製成的佛珠。
《本草綱目》中記載硨磲有鎮心安神涼血降壓的功效。經長期佩戴可具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如增強免疫力、防止老化、穩定心律,改善失眠等藥效。硨磲同時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能涼血、降血壓、安神定驚,特別對咽喉腫痛,小孩生皰更有療效。
硨磲可護身健體,延年益壽,藏傳佛教更視之為驅魔避邪的神奇寶物。除此之外硨磲還有辟邪保平安、消災解厄、除惡聚靈和改變風水的作用,因此硨磲被列為“佛教七寶”之一。
清代《會典》規定:二品官員上朝時佩戴的朝珠的硨磲的;六品官的頂子也為硨磲。由此看來古代能擁有硨磲的人,不是王公大臣,就是大德高僧,一般百姓很少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