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的清整消毒。鱖魚夏花和鱖魚種下塘前必須做好池塘的清整消毒工作,清除過多的淤泥,修整好池埂,用藥物殺滅塘內的野雜魚類和一切病原體。魚種下塘前半個月左右每畝用250千克生石灰幹法清塘,生石灰要全池潑灑均勻。清塘兩天後注水50釐米,注水時注水口要用篩絹網過濾。
2、養殖模式。採用80:20池塘養殖模式,池塘主養鱖魚、搭養花白鰱,鱖魚的產量佔80%左右、花白鰱的產量佔20%左右。採取適當稀養,一般畝放鱖魚種800-900尾、花白鰱80尾左右。
3、放養鱖魚良種。用太湖野生翹嘴鱖作親本,在溫室內進行人工繁育,生產鱖魚良種早繁苗。鱖魚養殖採取放養本地自行繁育的鱖魚良種早繁苗,苗種要經嚴格檢疫,放養的鱖魚種規格要整齊、體質要健壯,經抽檢不帶寄生蟲和病菌。放養良種可極大地提高鱖魚的抗病力。
4、改善和維護養殖池塘的生態環境。鱖魚種放養前池塘要種植適量的水草,移植一定的螺螄資源,合理使用增氧機,定期投放生物製劑、水質保護劑,定向培育單胞藻類,從而有效地改善池塘水體環境,促進池塘生態平衡,減少發病機率。
5、使用優質餌料魚,滿足鱖魚正常生長的營養需求。配套養殖鱖魚喜食的銀鯽、露斯塔野鯪等優質餌料魚,餌料魚要加強檢疫和消毒,有病的餌料魚不投喂。餌料魚在茬口安排要合理,在餌料的適口性、營養價值等方面與鱖魚養殖的各個階段要銜接好,確保鱖魚正常健康生長。
6、在養殖的全過程貫徹“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整個養殖期要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溴氯海因、碘製劑、強力殺蟲精等藥物進行水體消毒、病害防治。此外,要搞好池塘的環境衛生,養殖工具要經常消毒,控制好傳染源,在整個養殖期間要定期加註新水和更換池水,降低水體的氨氮含量,保持池水有較高的溶解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