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期待通過投資理財來致富,來滿足自己對物質的追求,同時提高整體生活水平。但是致富是不可能一夜形成的,就像理財是無法一步到位一樣。社會充滿機會,無法抓住機會的人往往不是因為沒有機會降臨,而是因為缺乏對資金進行規劃的習慣以及堅持執行的行動力。
方法/步驟
理財並不是簡單的把錢存進銀行吃利息那麼簡單,隨著通脹的顯現,放進銀行的錢總是縮水的。所以銀行絕對不是你手中資金的惟一途徑,如果把錢拿去投資,一開始可能掙得不多,甚至還會因不熟悉市場而出現虧損,但水滴石穿,聚沙成塔,時間長了,收穫也會隨之而來,況且,在投資的過程中你還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投資能力。
投資就好比打仗一樣,事先演練一下技戰術總是有益無害的。如果哪一天突然有錢了卻不知道如何讓錢生出更多的錢,那時再來學理財就顯得有些過於匆忙了。也許你會問,那應該把錢投資到什麼領域呢?隨著我國金融市場日漸發達,理財產品也是百花齊放,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基金、股票、債券、存款和人壽保險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首先,先對自己的資產狀況做一個回顧。包括存量資產和未來收入的預期,知道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再者,為自己設定一個理財目標。需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財目標。
然後,弄清風險偏好是何種型別。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假設,比如說很多投資者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裡,沒有考慮到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範圍。
最後,你得進行戰略性的資產分配。在所有的資產裡做資產分配,然後是投資品種、投資時機、投放價值的選擇。
這樣循序漸進的理財步驟才能真正為你積累和增加財富起到積極的作用。要記得,什麼都不做,等著天上掉餡餅的事從來都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