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修復過程?

Tags: 瓷器, 器物, 青瓷,

  浙江是青瓷器的發源地,有商周時期的原始瓷窯和六朝以來的越窯、甌窯、德清窯、婺州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著名青瓷窯口,目前在境內已發現了數以千計的古代窯址,而出土的青瓷器皿更是不計其數。然而,在所有出土或傳世遺留下來的青瓷器中,破損的、殘缺的卻佔有很大的比重。這些破損的文物自然已失去了它原有的風貌,我們無法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也不能拿到展廳去向觀眾展示,只能作為標本黯然地躲在庫房中。因此,修復這些破損的文物,已是擺在我們面前十分緊迫的任務。當然,瓷器的修復是一項特殊的技術,並非輕易能掌握,況且我國窯口眾多,瓷器的品種紛繁複雜,不同品種瓷器的修復又有其各不相同的要求。若想全面掌握所有品種瓷器的修復技術,必然會有難度。筆者從事瓷器修復多年,因身處浙江腹地,所經手修復的大都以青瓷器為主,故對青瓷器的修復已有所積累,撰此拙文,以求教於方家。

  青瓷器的修復程式與所有瓷器的修復方法一致,也是要經過清洗、粘合、補缺、打底、上色、做釉等六個主要程式。所不同的是,青瓷器的胎和釉的顏色以及原始瓷釉、片紋等工藝,是青瓷器修復的特殊技術。本文將著重在這些方面作些探討。

  一 清洗、粘合

  破損的青瓷器基本上都是長期埋在地下,因此新出土的文物,往往全身除佈滿黃泥外,還有很多水鏽緊貼在器物上,有的還粘連在器物斷裂的剖面上,給器物的修復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必須予以清除。

  先將破碎的瓷器放入相對柔軟的塑料盆中,用清水洗去表土,然後用刀具以與器面平直的方向將水鏽輕輕地颳去,但不能用刀尖劃刮,以免傷害釉面。比較難以清除的是貼上在斷面胎體上的水鏽,特別牢固,而如果不清除的話,則會給粘接時產生明顯的隔縫,對整器修復的效果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可用牛角刀或竹籤刮削,胎壁較厚的也可用金屬刀具輕輕地刮削。另一種辦法是用潔廁淨等洗滌用品浸泡清洗。若再不行,可兩種方法合用。

  有些考古發掘品,因研究需要,在器物出土後馬上就粘接復原。這種修復的過程往往很粗糙,介面處嚴重錯位的情況十分常見,而殘缺部分通常是用石膏補缺。這種修復無神韻,也達不到展示的目的。我們必須進行拆洗,然後重新拼接。拆洗的方法是:將器物置於容器中,用丙酮浸泡,一般只需10至20分鐘,粘接處便會自動脫落,然後將剖面的膠水刮淨,最後進行拼接、粘合。

  二 補缺

  補缺,是指器物在拼接後仍有部分殘缺,或原本就已殘缺的那部分用修復材料進行配補的一項工藝

  1.補缺的方法

  補缺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器物的口沿或者腹、底有部分殘缺,需要配補。這是最常見的器物破損情況,也是比較容易配補的一種。可在原有儲存區塊用打樣膏翻模取樣即可將殘缺部分復原。

  第二種,殘缺的部分在原器物上沒處翻模,只能參照同類器物的造型特徵,先做出模子,再翻模復原。這種方法在確定補缺部位的造型時,一定要慎重,必須找到確切的復原依據——參照物,才能著手修復,若找不到參照物,寧可讓其缺損,決不能隨意編造。如1997年筆者為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修復一件唐長沙窯青瓷注子,注子的把、口沿和流均已殘缺。為此,筆者查閱了許多有關唐代長沙窯注子的圖象資料。在找出與此器造型基本一致的圖象後,再根據器物上殘存的痕跡,先做出模子,然後進行翻模復原。因為唐代注子的把都是用手將二根或三根泥條並立捏成的,那麼此注子的把也一定要做出有手捏成的自然效果,使修復後的注子完全恢復原有的時代藝術特徵。

  第三種,大部分不復存在的殘器的配補。杭州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東漢黑釉五管瓶殘件,僅存上部兩層,下層的腹部俱已失卻。根據收藏單位的意見,要求全部復原。為此,筆者首先找來了一件完整的東漢黑釉五管瓶,在其上面翻模取樣,使殘缺的部分予以復原。在這裡,能否找到完整的東漢黑釉五管瓶是確定修復方案的前提。如沒有同時期樣本,這種殘器的修復工作只能作罷。

  2.補缺的材料

  青瓷器的補缺材料主要有1.AAA強力膠+石粉+礦物顏料;2.環氧樹脂;3.石膏。前一種適合於小範圍的補缺,後兩者主要用於大範圍的補缺,但石膏的牢度不夠強,必須再進行加固處理。如上面提到的那件東漢黑釉五管瓶,因補缺的範圍特大,就採用了石膏補缺。石膏的厚度要大於原器壁,這就相對加大了牢度,也達到了因有的重量,之後再進行加固處理。加固的方法是:先在石膏做成的胎壁內外塗上502膠水,然後再加塗一層AAA強力膠,這樣就基本達到“瓷化”程度。青瓷器補缺的材料以第一種為主。一般的做法是將顏色調成與釉色接近,而不是做成胎體顏色,目的是為下一步做釉打下基礎。而歷代青瓷的釉色各不盡同,修復者必須對此有充分的認識,才能調出比較接近的顏色。如,原始瓷的釉色多數泛黃,是用礦物顏料土黃加少量太白粉及微量鉻綠調成。唐五代越窯的“祕色瓷”為艾青色,則要用鉻綠+太白粉調成。在出土的越窯青瓷器中,以兩晉南朝時期為最多,需修復的青瓷也以這一時期最為多見,因此,掌握這一時期青瓷修復補缺的顏料運用,更具實用意義。它的補缺顏料是,鉻綠+土黃,再根據釉色的深淺新增太白粉。

  三 上色、做釉

  上色和做釉是青瓷器修復中的最後一道工序,也是難度最大的一項技術,若把握不好,整個修復的過程就會在此全功盡棄。上色和做釉,要根據釉層厚薄情況,釉薄者可將上色、做釉兩個程式一次性完成,釉厚者或希望釉面有玻璃質感則需單獨再次“上釉”。現將不同時代青瓷釉的修復方法分述如下:

  (一)原始瓷釉的修復

  原始瓷,也叫原始青瓷,流行於商周,延續至東漢,是我國古代瓷器之祖先,因其胎釉的淘煉、化學成份、製作工藝、窯爐溫度的把握等等技術尚未達到成熟青瓷的標準而被稱之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瓷以氧化鐵為著色劑,釉色多數泛黃,一般都有縮釉現象,這種縮釉現象給修復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筆者經過數次實驗,找到了一種效果比較好的修復方法:先將補缺後的“胎體”表面打磨平整,然後用AAA膠加土黃、鉻綠、太白粉等調合,直接塗抹到“胎體”上,不久,它就會收縮,“釉面”滋潤有光澤,無需再作其他的工藝加工。

  (二)越窯青瓷釉的修復

  1.釉的特點分析

  越窯是我國古代最早的青瓷窯口,成熟於東漢,衰落在北宋,綿綿千餘年,形成了龐大的窯系。經過這漫長年代的演變,各個時期又形成了各有特點的藝術風格,其中的釉色也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產生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如:東漢至西晉時期,越窯青瓷以胎裝飾取勝,釉層較薄,釉色青中泛灰,表面多呈亞光;東晉至南朝時期,胎裝飾已基本消失,出現了點彩,釉層一般較厚,有玻璃質感,且多數有開片;唐五代至北宋是越窯的頂峰時期,不僅在胎體上重新出現了刻劃紋飾,釉的呈色也已達到了最佳水平,有“千峰翠色”之美譽。釉面光亮,色呈艾青者,曰:“祕色瓷”,專作貢品。

  2.修復方法

  東漢至西晉時期,因釉層較薄,表面乳濁,可將上色、做釉一步完成,即用黑、檸檬黃、白等硝基漆調成後加適量硝基清漆直接塗抹,就可達到預期目的。

  東晉至南朝時期,釉層較厚,釉面有玻璃質感,需先用硝基漆調出準確的顏色後,塗抹均勻,然後再用噴槍噴塗硝基清漆。開片的處理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手繪;另一種是將“釉面”加熱,然後迅速放入冷櫃內,通過熱脹冷縮的物理變化,形成自然的開片。

  “祕色瓷”釉的修復。所謂的“祕色瓷”是窯工在窯爐的還原氣氛下燒製而成,釉面呈艾青色的青瓷,是越窯青瓷器中的絕品。如:中國茶葉博物館收藏的唐越窯青瓷花口杯,杯身已有近一半缺損,在補缺復原後,用黑、檸檬黃調成綠色,再加上白色,使其變淡,用噴槍噴塗,再用刷子蘸上黑、褐等顏料,彈出斑點。這種青瓷的釉層也較薄,無需再做“釉”。

  (三)早期黑釉的修復

  在東漢時期的越窯和六朝時期德清窯中都有黑釉瓷器生產,相對而言,越窯黑釉釉層厚而光亮,德清窯黑釉釉層較薄,釉面無光澤。所以越窯黑釉瓷的修復,需在黑、檸檬黃等硝基漆調出顏色塗抹後,再次“上釉”,而德清窯黑釉瓷只需前一道工序便可。

  (四)對“片紋”的修復

  片紋,源於早期瓷器的開片,本是一種工藝上的缺陷,南宋時期的窯工經過人工掌握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裝飾紋樣——片紋。筆者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這種人工把握形成的片紋與早期雜亂的開片是有很大區別的,它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即線條有“幹線”和“支線”之別,“幹線”往往是垂直狀,有的甚至是從頭通到尾,而“支線”則是從“幹線”處分離出來。因此,在修復時一定要把握這種規律,且不可隨意亂畫,造成雜亂無章的面目。做片紋一般都用細筆畫,也可用刀具先刻畫,再填上顏料。

  上述修復方法對其它窯口青瓷器的修復同樣適用,只要根據瓷器本身的顏色、釉層的厚薄做出相應的調整即可。應當認識到,古陶瓷修復者不僅要掌握好各方面的修復技術,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古陶瓷鑑別能力,對各窯口、各時代陶瓷器造型風格和工藝特徵有基本的掌握,才能避免出差錯。青瓷器修復是如此,其他品種瓷器的修復同樣也是如此。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