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幾點書畫收藏和投資經驗?

收藏美術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業考慮的投資意向。確實,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收藏些美術作品,裝飾在居室、會議室時時揣摩、觀賞,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資金保值、升值,進而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發展,保護了文化遺產,真是幾全其美的善舉。 但大多收藏者缺乏對美學理論、美術史、藝術市場等知識的瞭解,購買美術作品時,對其價值的考量更多處於盲從和跟風狀態,缺少自己的主見。現就一般收藏者在購買美術作品時的心理誤區逐一進行分析:

一、已名垂權威的美術史冊,被社會公認的大師的作品。遠的不說,現代的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劉海粟等等大家的作品,肯定具有收藏價值。只要是真跡,保值、增值沒有疑義。可問題是價錢已經很高,投資太大,尤其是寫意國畫,一旦買了贗品會造成巨大損失,這種風險是時時存在的。如果是私人收藏,對年久的中國畫的保養也頗有難度,安全問題也不能不考慮。

二、當今在美術院校、團體、機構、部門職位高者的作品。一般認為,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就一定高。其實,職位只能證明其組織、管理或社交能力。往往這些領導者由於終日繁雜事物纏身,而無暇顧及對藝術的探索和創作。好的運動員不一定能當好教練,好的作家不一定能當好文化部長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按頭銜大小來衡量藝術品的價值是幼稚的。有些官員作品的價值很可能隨著官銜的消失而消失。當然,有人出於虛榮心,為壯門面而購買這些作品,甚至故意買這些人的贗品則與真正的收藏無關。

三、被新聞媒體廣泛宣傳、頭銜一大堆的名人作品。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酒好不怕巷子深”早已過時,真正的藝術英才,有價值的藝術作品,必須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才能被大眾廣為認知,才能發揮藝術品應有的社會效益。但不得不承認:我們有的藝術批評家“拿了人家的手軟”就胡亂吹捧;有的媒體不顧政策、法規刊登隱性廣告;藝術品經紀人為旗下作者進行炒作等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有的人簡歷和名片上國際、國內的會長、委員、顧問、客座教授等唬人的頭銜一大堆。如此多的障眼法,真讓一般收藏者無所適從。

四、有創新意識、有個性的作品。藝術貴在創新,齊白石說過的:“似我者亡”就是這個意思。但有些創新是通過一些特殊技巧或故意製作一些符號區別他人,一旦被人識破也就毫無價值了。比如,曾流行一時的油水分離法、撒鹽法、揉紙法、拓印法還有什麼極少主義等五花八門的主義,都如曇花一現,早已悄無聲息。所以,對於有創新意識的充滿個性的作品,要鑑別它是刻意做作、靠小技巧、靠御用的理論家故弄玄虛的解說來譁眾取寵,還是符合作者的經歷、氣質自然流露出來的。

五、逼真、肖似、繁縟、細膩的作品。當地位、名氣、小技倆都不足以成為尺度的時候,人們自然會選擇技術含量高、製作難度大的作品。但是,那些照著照片或名畫“死摳”的油畫,那些批量臨摹、拷貝、近似流水作業的中國工筆畫,還有依仗熟能生巧,內容蒼白、題材單一的所謂“葡萄王”、“牡丹王”之類的小寫意畫,充其量算是手工藝品,決然與藝術無關。有藝術價值的作品應該是技術含量和思想內涵高度統一的。仔細研究一下西方古典寫實油畫和中國經典的工筆畫,您的鑑賞、甄別能力會有很大提高。

以上列舉了這麼多收藏者在選購美術作品時的誤區,可能會使一些初涉收藏領域者產生困惑和畏懼。其實,只要平時注意學習美術史論,多看畫冊、展覽,先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藝術修養、熱愛藝術的人,本著保護文化、弘揚文化、支援文化事業、扶助藝術家的心態,出於陶冶情操、提高品味的目的而購買的美術作品,十有八九是保值、增值的,而急功近利、投機跟風大多是要吃虧的。

初涉美術作品投資的企業和個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自己真愛的作品。在自己有了一定的藝術修養以後,看到一幅美術作品,無論是意境還是技法都發自內心的喜歡,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彷彿心靈得到淨化,那麼,這幅作品肯定有打動你的地方,同時,也一定能打動別人,自然具有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在確保不是贗品、不是臨制品,且價格合理的情況下,買下它吧。有這樣的作品陪伴自己,時時品味、觀賞,滋養心性,不要說保值、增值,就是作為文化消費也值得。

二、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作品。那些不逢迎權貴、不受潮流左右、不帶功利目的,完全發自內心的、樸實、自然、真誠地反映出作者的經歷、氣質、人格和思想,並且能夠折射出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的美術作品,一定有長久的生命力。這樣的作品,無論是否出自名家之手,都應及早買下。人心都是向善求真的,以後,會有大量的和你一樣的有識之士爭購這類作品。況且,你的行動本身,已經是保護了高尚藝術,支援了一位真誠的藝術家。

三、畫面精美絕倫的妙品。古人對美術作品有“能品”、“妙品”、“逸品”之說,“能品”指作品有很高的技術含量,達到了形真神似的地步;“妙品”指在“能品”的基礎上更求神似,畫面中時有奇妙的神來之筆;“逸品”指技法爐火純青,不拘章法,盡情表現胸中逸氣;一般畫家的發展道路也是這麼幾個階段。以筆者之見:收藏能品保值,收藏妙品升值,收藏逸品風險大。因為,市場上的贗品大多是臨摹名人逸品,不是專家很難鑑別。還有許多不肯下真功夫的討巧者也都以所謂逸品欺世。在自己沒有鑑別能力以前,還是以畫面精美絕倫的妙品作為首選為好。

四、及早發現有潛質的藝術家。有潛質而未成名的藝術家作品,就象績優原始股,越早購買賺錢越多。最好是通過與藝術家交朋友,瞭解他的社會經歷、從藝經歷、思想觀念、創作態度、製作難度及作品數量。如果他創作態度真誠、藝術造詣深厚、有高超的表現技巧、從不無限量地克隆自己的作品、對藝術痴迷而虔誠、甘於寂寞自得其樂。那麼他就具備了藝術家的素質。筆者曾按此經驗收藏過一些年輕畫家的作品,短短10年時間,價格已經上漲了5—10倍。

五、有系統、分門別類地收藏。如果有足夠的財力,可以考慮按風景、人物、靜物、花鳥,按主題、按歷史階段、按派系等有系統、分門別類地收藏。每個類別的作品力求都是最具典型的精品。當有了一定的規模以後,你的藏品就更具有文化和歷史價值,整體藏品的價格都會提升,這時你已經是一個收藏家了。這筆豐厚的財富會使你的後代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獲益無窮,國家、藝術家、子女都會感謝你。

目前,我國藝術品收藏還處於初級階段,藝術品的價格、藝術家的數量比起發達國家相差甚遠。隨著國力的增強,我國會產生一個文化素質相對較高,收入穩定的中產階層。國家出於對文化的保護,會採取增加投入、調節稅收等手段鼓勵對藝術品的收藏,廣大的中產階級將是藝術品收藏的主要群體,藝術品主要流向海外的局面將會結束。據報道,臺灣的一家中高檔畫廊的收藏能夠勝過我國省級美術館,一箇中產階級家庭平均收藏4—5幅美術作品。因此,我國收藏美術作品的潛在空間是巨大的,對有意涉足該領域投資者來說,只是眼光和膽識的問題。

魯光巨集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