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具裝備沒法準備全了,天氣變冷了,趕在最後一個暖陽的日子,先拍了:)
我那天帶菲比出去時,遇到一日本婦人,她一看到菲比就興奮地一直卡哇伊呢!卡哇伊呢!叫個不停,哈.
然後那個婦女對我講了一堆日語,(誤以為我們是日本人了,)
我就咧著嘴,微笑半天,然後英語說句,THANK YOU:)
絕對的山寨!!
為了拍這組相片,偶做了不少功課,包括看了專教如何綁腰帶的視訊,不過時間不多,只看了兩回,偶也只學了個皮毛:)從計劃拍這組PP,購衣到拍。就前後用了一個月時間,想一想那些電影製作,真是不容易:)
每年的秋天,菲比這會在這裡拾起葉子,幫它們“水葬”。
菲比的這套衣服是浴衣:)
瞧那小屁股扭的S型:)其實她是在跑的,沒停過的跑
這個小亭子,遠看很漂亮,可惜不是廣角,拍不了頂。
喜歡背景的層次感:)有一點朝拜的感覺:)
小孩子也只有水和落葉能吸引到她們:)
落葉泛起的水波紋,真是很美
小阿信的感覺
其實她是在上小山坡,然後一下從頂衝下來,撲到媽媽懷著。反覆N次。
吹吹落葉,加國的楓葉。
衣服一穿上,菲比就興奮的像小蝴蝶一樣滿屋子亂跑。不讓我梳頭,也不讓我綁腰帶。當初想買這衣服時,就是因為感覺袖子一張開,像只美麗的蝴蝶,菲比喜歡蝴蝶,天天讓爸爸畫蝴蝶給她看的:)爸爸畫完菲比還會表揚一句“好棒呀”
開了一個跳舞的MV,總算把菲比引到我面前了,藉機綁上腰帶。
以為是在跳日本舞,實際是跳,新潮的機器人舞
和服的起源
奈良時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團來到中國,受到唐王的接見,獲贈大量朝服。這批服飾光彩奪目,在日本大受歡迎,當時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羨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舉國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樣的服裝。到了14世紀的室町時代,按照日本的傳統習慣和審美情趣,帶有隋唐服裝特色的服裝逐漸演變並最終定型,在其後600多年中再沒有較大的變動。至於腰包則是日本婦女受到基督教傳教士穿長袍繫腰帶的影響,而創造出來的,開始腰包在前面,後來移到了後面。在1868年,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維新之後,上層社會中的男士開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稱的"洋服"。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由於當時的婦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動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殘傷。此後,日本婦女才逐漸改穿套裙或其它服裝。不過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愛,無論是在節日慶典、畢業典禮、婚禮、葬禮或是在慶祝兒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場合之上,隨處可見身著傳統和服的人們。
和服的種類
代表日本傳統服裝的“和服”在世界上也很有名。雖然它已很少作為日常服裝而存在,但是在正式的宴會,婚禮,新年等特別的機會裡,穿和服的女性還是很多。還沒結婚的女性穿的是長袖的“振袖”和服,已婚女性則是穿著印有黑字圖紋的“留袖”和服,根據年齡的不同,該穿哪種和服都有規定的。另外,系在和服上的腰帶因年齡和場合的不同,系法也不同。而男性不管是未婚的還是已婚的都穿黑色的裙褲樣的和服(名為“羽織袴”)。
畢業時穿 “袴”
“浴衣”是夏季穿的沒有襯裡的棉質和服。其具有輕鬆不受拘束的特點,作為普通服裝,受到人們的喜愛。即使在穿和服的機會比較少現代社會裡,每當煙火大會,盂蘭盆會舞,或是參拜神社的日子,穿浴衣的人還是很多。另外,人們在溫泉裡洗好澡後,也會在房間裡穿浴衣,作為寬大的休閒服,也有人把浴衣當睡衣穿的。穿浴衣的時候,一般是赤腳穿木屐而不穿布襪子的。這是會給人帶來視覺上清涼感夏季裝束。
振袖 ふりそで 未婚少女穿的,成人節上穿的就是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