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後,很多學子與家長都會為怎麼填報高考志願而煩惱。這確實是一件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我的建議如下:
工具/原料
高中生
方法/步驟
先靜下心來,考慮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儘量想清楚自己想成為哪類人。如果這點可以考慮清楚,則報考方向就很容易了,比如想做財務可以學會計,想做投資,可以學金融,想做建築師,可以學土木等等。
如果自己想做什麼不是很確定,則就思考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再來確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這個要具體,越具體越好,比如:希望生活在城市裡還是鄉村還是野外或者海洋,希望工作經常加班還是生活有條不紊節奏平緩,希望有大量的個人時間還是時間都用來工作了,希望經常出差可以順道遊覽各地風情還是希望常年穩定,希望收入豐厚而沒有面子,還是希望雖無面子但收入尚可,希望有社會地位還是平淡寧靜,希望看人臉色還是自我做主,等等,當所有可以想到的現實的人在社會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被羅列出來後,你對應的選項也出來後,你會發現,不同的專業對應著的畢業後的不同職業,對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能滿足你所需要生活方式的專業也就不是那麼難選了。
有時理想中的專業未必在理想中的大學。此時如何取捨呢?如果是非常專業的領域,不換錄取批次的前提下,比如:醫學、化學等,建議好的專業優先。如果不是非常專業的領域,不換錄取批次的前提下,比如很多文科領域,建議好的大學優先。
同一批次錄取的大學中,首選一線城市的大學,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其次是省會城市的大學。因為,一所大學所在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所大學學生的視野,越是一線城市,其大學畢業生接觸到的社會資源就會越多,就業機會也就越多。
如果分數不夠理想,上理想中的專業有些困難,建議選擇一所相對較好的綜合性大學。綜合性大學,多種思維匯聚,學生們相對來說可以接觸到更多本專業以外的信息,對其未來成長有潛移默化的幫助作用。
注意事項
大學只是起點,大學畢業後還有更多的路要走。
很多人畢業了,並沒有從事大學時候的專業,也過的很好。
高考志願的事,如果可以早些考慮,就早些考慮吧,臨時突擊想,易有遺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