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易出現體虛乏力的狀況。要想增強活力和精力,按照祖國醫學的理論,補腎很重要。黑豆就是一種有效的補腎品。根據中醫理論,豆乃腎之谷,黑色屬水,水走腎,所以腎虛的人食用黑豆是有益處的。(黑豆對年輕女性來說,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概述
現代醫學也同樣認為,黑豆能利水、祛風,活血、解毒;可治水腫、風痺、腳氣、黃疸、浮腫、痢疾、腹痛、產後風痙;能解烏頭、附子毒;研末調敷或者塗汁可治癰腫瘡毒。黑豆還具有補腎益精和潤膚烏髮的作用,經常食用有利於抗衰延年、解表清熱、滋養止汗。
核心
黑豆自古即入藥,關於黑豆的藥用價值,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黑豆煮汁飲可治燙傷,不但可使創面癒合,而且預後不留瘢痕;將黑豆煮成黏稠狀飲汁可治喉痺不語.
黑豆性平、味甘;歸脾、腎經;
具有消腫下氣、潤肺燥熱、活血利水、祛風除痺、補血安神、明目健脾、補腎益陰、解毒的作用;
用於水腫脹滿、風毒腳氣、黃疸浮腫、風痺痙攣、產後風疼、口噤、癰腫瘡毒,可解藥毒,制風熱而止盜汗,烏髮黑髮以及延年益壽的功能。隨著現在各種補品的出現,如金蚧片等,我們還可以在生活中自己調理身體,讓生活變得更有滋味。
此外,黑豆的皮、葉、花都可入藥。中醫處方稱黑豆皮為“料豆衣”或“穭豆衣”等,具有解毒利尿作用;中醫處方稱黑豆芽為“大豆卷”,水煎服可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黑豆葉以清水洗淨搗爛外敷,可治蛇咬傷;黑豆花能治目翳。
宜忌人群
宜食者:人人皆可食,脾虛水腫、體虛多汗、腎虛耳聾、夜尿頻多、白髮早生等患者最宜食用。
忌食者:黑豆有解藥毒的作用,同時也會降低中藥功效,所以正在服中藥的人忌食黑豆;腸熱便祕的人應少食。
黑豆保健食譜
黑豆糯米粥
原料:黑豆30克,黑糯米50克,紅糖適量。
製法:將黑豆與黑糯米洗淨後同煮成粥,加紅糖調味。
功效:滋陰潤養、清熱去溼、強壯身體。
黑豆黃芪紅棗牛肉湯
主料:牛肉(肥瘦)200克
輔料:黑豆30克,黃芪30克,棗(幹)50克
調料:鹽5克
功效:脾調養,氣血雙補
溫馨提示
優質黑豆無雜質,子粒大小均勻、完整飽滿、外表光滑而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