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群博第十九講——1小時開啟家庭心理教育之門(講座記錄)?

原文地址:群博第十九講——1小時開啟家庭心理教育之門(講座記錄)作者:相約在成長的路上 【北京希媽】 相約群博,相約講堂,相約在成長的路上。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孩子的幸福決定一個家庭未來的幸福。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決定著一個家庭的未來的方向。然而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們相約群每個家長最渴望知曉的。為讓相約群家長們更好地進行家庭教育,今天特別邀請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專家、家庭教育專家、也是新浪育兒部落格專家講壇欄目專家——維尼老師,給我們帶來相約群2012年秋季學期第一講,群博第十九講——開啟“家庭教育心理學”之門講座。維尼老師今年4月在相約群開過講座,但相約群還是有部分家長不太熟悉維尼老師。同為不熟悉的家長,我看了維尼老師博文後,感覺上面“三家一師”還不夠,哲學家?慈愛的父親?……通過維尼老師博文中一些文字,我們一起來了解更多更全面的維尼老師吧!

(以下摘自維尼老師部落格: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17892151_0_1.html)

· 存在的即合理的

· 如果有信任關係,也許只有不會講道理的父母,沒有講不通道理的孩子。

· 轉移注意力雖然是治標的辦法,但確實是很必要的一步。

· 她當時已經哭了,就讓她哭去吧,情緒宣洩了就好些了,不必要求她不哭。

     · 有時不必鼓勵,只要不去掃孩子的“興”,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孩子的興趣點,別去壓抑孩子的興趣點就可以了

· 以幸福為出發點去期望孩子優秀,緊盯幸福,就不會迷失!

· 家長掌握了理論,可以進行自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心理諮詢在最高境界就是助人自助。

……

維尼老師的博文中閃亮的“珍珠”實在太多了。現在我們有請“授人以漁”的維尼老師出場!

天鵝般的掌聲在哪裡?

【維尼老師】

感謝北京希媽的主持,更要感謝樂爸、卓爸、蟲媽和雙子、無錫小草為我提供了一個與這麼多家長交流的機會。

心理學在大家眼裡看起來深奧、神祕,其實理解透了,是非常簡潔的。我今天爭取用一個小時的時間,結合相關的博文,把家庭教育中有用的心理學理念說個通透。

這些觀點主要是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把心理學的好東西應用到家庭教育中,沒有多少現成資料可以借鑑,算是我個人創立的一個符合中國教育國情的“家庭教育心理學”體系,我把它暫時叫做“維尼家庭教育心理學”吧。雖然經過了大量實踐的檢驗,但是難免偏頗,請大家指正。

這也是第一次,我把“維尼家庭教育心理學”做一個全面的闡述。

今天討論的主要內容是

  認知療法、行為主義人本主義三大心理學流派

  以及情緒的規律

  如何溝通

  育兒心理規律

  讀懂孩子的心理。

目前比較熱門的家庭系統排列、薩提亞家庭治療、沙盤遊戲等個人認為晦澀難懂,難以掌握(更主要的是,我初步瞭解之後,覺得不欣賞,就沒有深入學習這些理論,可以說還不懂),我今天說的都是極其簡潔的原理,幾句話就能說得清楚。

為更好服務大家,便於理解家庭教育心理學的全貌,將講課提綱和相關目錄列出來,放到我的空間上去了,便於大家查閱。

10月25日在相約群、好媽媽群、雙子群講課相關博文目錄

;via=QZ.HashRefresh&pos=1351124021

只是不要同時訪問,以防把空間搞癱瘓了。

另外,以前我在群裡講課互動很多,這樣氣氛熱烈有趣一些,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但是今天有十個群轉播,所以為了避免給轉播帶來太多的壓力,所以,互動會少一些。枯燥無味的話,只能請大家諒解了。

一、認知療法:改變家長和孩子情緒、性格的核武器

認知療法的原理非常簡潔:人的情緒不是由事情,而是由對事情的認知決定的。所以,改變了對於事情的認知,就改變了情緒。

典型應用:

1、家長控制住生氣、發火

諮詢的實踐證明,這個方法對家長控制生氣、發火效果很好。

簡單地說,孩子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不是故意使壞、搗亂。我們要做的是去理解孩子,找到孩子行為的原因,去想相應的辦法。理解了孩子,就改變了我們以前對孩子行為的認知,也就不生氣了。

一個例子: 媽媽:女兒的百分數應用題一直沒學得很清楚,每次作業總有錯題出現,做過的題重複出錯,看來的確是沒有掌握。於是我帶她到一位數學老師那裡請教。沒想到,在那裡,人家竟然什麼都不會了,做題也不思考,胡亂做。老師悄悄告訴我:這孩子數學好像很不開竅呀?

我知道並不是這樣的,於是認為她是不專注,可能是想和奶奶家的一個小孩子玩耍(不合理認知一),於是我就很生氣。覺得:我們這麼遠這麼晚跑過來請教別人,你竟然一點不認真(不合理認知二)。生氣了(兩個認知導致的情緒),訓了她。 維尼:是不是她去那裡緊張?

(試圖去理解孩子,找到她這樣表現的原因)

媽媽:她解釋說不是想和別人玩。

(看來第一個認知是不合理的,與事實不符) 維尼:我覺得她不是搗亂、不知好歹,還是有原因的。你覺得她搗亂,不好好學,不爭氣,肯定生氣了,想控制也控制不住。所以,我們要去理解孩子行為的原因。 她這樣有些像傳說中的“大腦空白一片”。過於想表現自己,也會有壓力;不想表現得差,也會有壓力。 媽媽:還是您說的對,可能就是“過於想表現自己,也會有壓力”。 您這樣一說,我這會有點明白了。 我孩子就是這樣,比如,她輪滑很不錯,一次,我們市上拍城市風光片,老師讓他們去表演,結果她一上去先摔了兩跤,大跌眼鏡。她可能也想表現自己,所以緊張,所以大腦空白一片,看起來什麼都不會,好像一點兒也不開竅一樣。(理解了孩子表現失常的原因,改變了對此事的認知) 維尼 :所以,你不應該責怪她,她不由自主。 媽媽:緊張,想表現的更好,結果弄巧成拙,其實大人有時候也這樣。

(想想自己是否也是這樣----讀懂孩子祕訣) 另外,我這會兒想起,那個老師把題型歸了5類講給她聽,她也可能一時間不能接受這樣的講解,所以也因此有點兒摸不著頭腦而緊張。

這樣看來,的確不用生氣。謝謝您維尼老師。

經過這樣的分析,媽媽改變了對這個事情的看法、認知,能理解孩子了,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相信她就不會生氣了。

改變對事情的認知、看法,就能改變情緒。

原理:談談家長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事例:學習利用“認知療法”的心路歷程及孩…

認知行為療法解決了我育兒的困惑

認知變,世界變:一位媽媽的育兒修…

孩子磨蹭時如何才能不發火

(這個是我自曝內幕,講述我怎麼運用認知療法改變自己,從看到孩     子磨蹭發火而變成不發火的)

2、使孩子面對挫折時淡定

提問:小貝殼 如何正確引導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呢?例如偶爾一次考不好,就心裡惴惴不安怕老師批評,可能是平時表現不錯,很少挨老師批評,就特別害怕挨老師的批評。

小驢然然:如何引導男孩"男兒有淚不輕彈",我家的小男子漢有點不淡定,受一點小委屈掉眼淚,著急也掉眼淚.....

孩子不能承受批評是很多家長頭痛的,輸了之後不能承受也很常見,遇到困難也會常常煩躁著急。怎麼辦?

我不是通過打罵孩子,不是通過有意製造挫折、困難使他經受鍛鍊,而是利用自然出現的挫折,通過改變習慣性思維,形成合理的習慣性思維來做到這一點。

比如我建議的向孩子灌輸:沒事兒;沒什麼大不了的;輸就輸了。家長反映:這些逐漸成了孩子的口頭禪,他輸了的時候,自己就會說:輸就輸了,有什麼啊!所以,對“輸”的反應淡定多了。

相關博文:

如何使孩子經受住批評、提高承受能…

學會三種思維,孩子坦然面對挫折

3、改變孩子的性格

父母容易發火的性格會使孩子容易發火、暴躁、易怒。所以,父母需要改變。

父母不良情緒的改變,需要反覆反省、思考每一個自己發火的情境,找到自己不合理的習慣性思維。和自己辯論,說服自己,多次之後會在這個具體的事情上形成新的合理的習慣性思維,自然不發火了。積累起來,在很多情形下都能控制,那麼父母也就算得上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家長做得對了,不去傷害孩子,而是去理解尊重孩子,孩子的性格自然改變了,自然會變得平和好商量。

相關事例博文:孩子的性格就這樣慢慢地改變了

4、用認知療法改變性格

性格能改變嗎?難。所以,說本性難移。

但是這就像開門,如果沒有鑰匙,靠推開,自然難了。

但是知曉了方法,就容易多了。鑰匙就是認知療法。

改變原有的習慣性思維,形成新的習慣性思維就可以了。

孩子越小,做這樣的工作就越有效果,越容易改變。

相關博文:

如何做到說話辦事有底氣——用認知療…

告訴孩子人際交往如何做到自然

如何做到果斷————認知療法完善自己…

怎樣做到真正的堅強--用認知療法改…

5、應對壓力

祕訣就在於有這樣的習慣性思維:做好你能做的事情,其他的順其自然。

做好能做的事,而不是要求自己做好想做的事情,這兩者是很有區別的。

相關博文:做好你能做的事——用認知療法應對壓…

二、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的原理非常簡潔:通過結果改變行為,通過體驗改變行為。

1、理解行為的原因

孩子的行為,有時是我們給他製造的結果造成的。這樣有助於理解孩子的行為。

(1)、說話態度不好

比如有位媽媽說孩子有時說話態度不好。

昨天,五歲的孩子晚上要出去有事,走到門口時候和我在說幾句話。我和他爸說的得投入。孩子這個時候一直在喊:爸爸,你要出去嗎? 說了兩句,我和他爸爸只是敷衍的答應了,嗯的一句。這個時候孩子跑過來,踢了爸爸一腳,說:你要出去嗎?爸爸。 我說 你怎麼踢爸爸啊 這樣做不對 孩子說 我都和他好好說了 他不聽 我說 那也不能踢啊 孩子說:我都好好說了 他不聽 就得踢 維尼:他說的對,好好說的結果是不聽;態度不好大喊大叫,甚至踢一腳才引起你們的注意,這個結果讓他知道態度不好才管用。 媽媽:看來孩子為什麼不好好說話,都是有原因的。 嗯 ,如果是我們一直在喊成人他不理我們,我們也會生氣。

(2)倔強生氣逆反

限制太多,沒有自由自主。好好說不聽,非要孩子倔強、發脾氣、逆反父母才聽,結果證明這樣有用。孩子就會學會這些。

(3)說謊、偷錢

最近做了幾個說謊、偷拿媽媽錢的諮詢。究其原因,是媽媽對孩子太嚴厲,批評太多。孩子怕媽媽批評而說謊,因為說謊的結果是暫時逃避批評,他自然就學會了;偷錢是因為媽媽過分地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又想要,通過偷錢發現這個結果暫時很好(買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就學會了。(我的原則是適當滿足、適當拒絕)

2、通過體驗結果改變行為 有時和孩子說道理,他不聽。可以放手讓他體驗事情的自然結果,通過結果他明白了,就改變了行為。比如,孩子不愛聽寫,就讓他體驗不聽寫的結果,錯得多了,他就知道練習聽寫的必要性。

3、獎勵的作用

比如,獎勵在促成行為改變,促進習慣培養的時期還是管用的。三年級一個孩子不愛寫作業,她的能力其實不錯,對學習也算有興趣(沒有其他的深層次原因,只是一個習慣的問題)。但是回家總是拖拖拉拉不想開始寫。我就建議媽媽和孩子商量,約定好幾點開始,大約幾點寫完,做好了就獎勵一個小玩具。結果孩子很高興,連續一兩個星期都能做到這些,她也體驗到了早完成作業的好處,後來不需要獎勵,她也習慣於及時完成作業了。

相關博文:

行為主義療法原理在家庭教育中的應…

在放手體驗中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我家的星星榜——代幣法

但是我從來不用懲罰這種體驗結果的方法。

相關博文:

為什麼我從不懲罰孩子

注意事項:

(1)對於五歲前的孩子,因為講道理常常沒用,所以行為主義療法效果更好。孩子越大,效果越一般。

(2)只是手段之一,實際問題還需要考慮興趣、能力、習慣等其他因素,多種方法、手段配合起來使用。比如,如果孩子寫作業沒興趣,沒信心,獎勵可能也是無用的,但是其他條件都可以,就差習慣養成,那麼獎勵可能就管用了。

相關博文事例:孩子寫作業磨蹭、不專心怎麼辦?

採取綜合解決方案,解決孩子寫作業磨蹭、不專心的問題。

三、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強調理解和接納,強調無條件積極關注。

1、孩子愛生氣、倔強怎麼辦?

經常有家長反應孩子愛生氣、倔強,其實這是因為家長限制太多,孩子得不到想得到的東西、沒有自由,不得已採取這種方式反抗。而尊重孩子,給孩子相對的自由,更多滿足合理要求,孩子就沒有必要生氣、倔強了。

家長好商量,孩子也就學會了商量;家長聽孩子的話,孩子也就聽家長的話,變得合作。

相關博文:

無條件積極關注,象神奇的魔術一樣…

2、理解、接納

最近做了一例高一學生的諮詢,這個孩子非常叛逆,厭世、厭學、暴躁,和父母從來不溝通。媽媽找到我,我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一次諮詢下來,我沒有和他講任何道理,只是理解和接納他的言論、行為,但是諮詢之後媽媽說:孩子說與您談後,他自己也要思考自己做錯的地方,有反思自己的意識了。這就是理解和接納的力量,即使這樣一個孩子,在理解和接納之下,也會融化胸中的冰川。

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媽媽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愛孩子,媽媽要放下自己,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無論是長相、性格、稟賦,全然地接納就是一種最大的愛。孩子將順從自然的法則去實現自我成長、自我創造,自然地成長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享受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

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挺美好,但難以讓人信服,也缺乏可操作性。獨一無二就該接納嗎?如果孩子有很大的問題,你如何接納呢?接納就是讓孩子自然地成長嗎?家長該發揮什麼作用?

孩子的改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可能馬上改變,所以,對於現狀接納。而長遠一些的目標是促成孩子的改變。

相關博文:

接納孩子學習的現狀

如何才能接納孩子

尊重接納孩子的基礎,在於理解

3、婚姻關係

婚姻關係也需要理解和接納。一位媽媽和老公都快要離婚了,找到我。我幫助她去理解老公,她發現原來老公的那些行為和表現都是可以理解的啊,過去矛盾越來越深的原因在於從來不溝通,不試圖去理解對方。所以,寫了一萬多字的信,我看了也很感動,感覺先生的事情的確是可以理解的。我幫她反覆修改,最後與老公實現了很好的溝通,夫妻關係得到了修復。

相關博文:婚姻關係也需要理解和接納。

四、情緒的規律

很多父母在孩子生氣著急哭鬧的時候習慣於用更大的聲音制止,這其實是不理解誰在有情緒的時候都是不理性的,情緒激烈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情緒掌控的小魔鬼。此時要做的是哄哄他,轉移注意力。等平靜時再講道理。

一位媽媽說:女兒時常和我鬧情緒,我都是以教訓為主,看了維尼老師的文章,才知道原來可以用哄、用緩兵之計來解決問題,學習了。

其實夫妻關係也是如此。吵架只能彼此傷害,情緒激動的時候還較真兒,相當於對牛彈琴。一方能忍耐一下,等冷靜之後再溝通,效果更好。

相關博文:

輕鬆瞭解情緒的奧妙

有情緒時,不要太較真兒

家有蓓兒提問:孩子在生氣時經常說一些過頭的話,該怎樣改掉這一壞毛病?

這很正常,我們要做的是儘量讓孩子少生氣,有一個相對平和的性格。

五、一些常見的心理規律:

好事高興,壞事難過;

覺得事情大了就在意,覺得小了就淡定;

一定要做到,就容易挫折;順其自然就堅強;

這是我這篇博文: 學會三種思維,孩子坦然面對挫折的心理基礎

三種思維得到了很好的評價,很平常的觀點,但是很神奇的效果

相關博文:尋找育兒當中心理的普遍規律

還有一些普遍適用的規律:

1、你好商量,常常和孩子商量,孩子就會好商量;你聽孩子的話,孩子也願意聽你的話。

2、對孩子過於嚴厲,孩子受到壓抑,那麼這種壓抑必然以某種方式表現出來。或者抽動,或者自殘,或者逆反,或者脾氣暴躁,或者畏縮.......

3、跟孩子蹩就是在教孩子跟你蹩

4、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對孩子管的太多、限制太多,不給孩子自由、自主,孩子青春期逆反的概率很大。青春期的逆反,可以沒有!

5、要強,一定要贏,一定要考上名校,遇到挫折反應更強烈,顯得脆弱;而順其自然,反而堅強。孩子脆弱敏感怎麼辦?

6、越禁止孩子做某件事情,孩子反而有更強烈的願望。適當滿足,適當拒絕,卻相對容易約束孩子的行為。

7、樹立了較高目標,一定要達到,壓力肯定大;如果秉持“做好能做的事情,其他的順其自然”,壓力就小多了。做好你能做的事——用認知療法應對壓…

8、經常打罵孩子,衝孩子發脾氣的家長,孩子脾氣暴躁、愛發脾氣、有暴力傾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9、小孩子困了、餓了、剛睡醒的時候,由於生理的原因導致容易有情緒、哭鬧,此時是個不講理的“小魔鬼”,應該多順著她,別惹她。等情緒好了,有成了講理的小可愛了。

10、喜歡鼓勵,不喜歡責罵。

參考博文鼓勵、鼓勵,再鼓勵

六、如何讀懂孩子的心理

很多人總想去通過學習兒童心理學就瞭解孩子的心理,結果一無所獲。說實在的,我看過好多兒童心理學的書,但是幾乎沒有找到有用的東西,或者用不上。

所以很迷惑,孩子的心理到底是什麼樣的?好像不可捉摸、很神祕。 其實很簡單,就是想想你自己。一般來說,你是什麼樣的感受,孩子就是什麼樣的感受。很多常看我部落格的家長都已經學會了這個思想方法:想想你自己!

比如最開始例子中,媽媽說:緊張,想表現的更好,結果弄巧成拙,其實大人有時候也這樣。想到大人也是這樣的,就能理解孩子了。

另外一個孩子踢爸爸的例子中,

媽媽:看來孩子為什麼不好好說話,都是有原因的。 嗯 ,如果是我們一直在喊成人他不理我們,我們也會生氣。

這就是先想想自己。

比如我們老說孩子說話不算數,但我們其實經常也是如此。想減肥,說好不多吃了,結果看到美食又忍不住了;說要天天鍛鍊,因為什麼事兒又耽誤了,或者天冷不想去了;說好看一個小時電視,但是到點又被吸引著繼續看......這是人性,很正常。

簡單來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做不到的,也彆強求孩子做到。

這樣就容易理解孩子,就能接納孩子了。

(想想自己是否也是這樣----讀懂孩子祕訣)

如何讀懂孩子的心理---學習孩子的“…

有一個流行的觀點:“若你想讓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就該經常讓他經歷等待和渴望的過程。如今的情況是,很多孩子剛學會走路,大人已經迫不及待地給他買好兒童自行車了,孩子會認為他得到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孩子經歷不到內心長久渴望被滿足的那份喜悅,因此很難被滿足,跟他一起生活的人會很辛苦~”

有一位家長很迷惑,總覺得不對勁,但是不知道如何考慮。所以請教我。

我說:感覺這個觀點莫名其妙,我們自己喜歡領導這樣對待我們嗎?該給的東西不給,故意抻著。這是玩我們呢?都快被領導氣死了,還感恩?

如果你的朋友能幫你的忙,卻一直拖著,讓你求爺爺告奶奶才幫你辦,你肯定會覺得這人耍手腕,耍手段,不地道,怎麼會想到感恩呢?

所以,這樣的事情只要想想自己的感受就清楚了。這是讀懂孩子的心理的祕訣。

七、溝通的祕訣

先理解和肯定對方,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就容易為對方所接受。

和孩子溝通,和同事、朋友、家人溝通,都是如此。

很多父母的問題是以為自己的都是對的,孩子的意見如果和自己是不同的,就必須按照自己的來,這樣就難以溝通了。

相關博文:溝通的祕訣

對孩子的要求先說好,再說不

金睿:我有一個問題,青春期的孩子不愛交流怎麼辦?

有這樣的原則,溝通基本不成問題

八、是不是溺愛

順乎孩子心理的教育方法初看起來與溺愛形似,實則神不似,大家可以放心使用,而且沒有副作用,實乃居家旅行必備之......

參考:順乎孩子心理與溺愛的區別

問題:•1、青春期的孩子不愛交流怎麼辦?孩子跟風崇拜明星,一切向班長看齊,沒有自己相對遠大理想?怎樣引導孩子有自己的目標而不是盲目跟風?•不愛交流:還是家長不會溝通,參考溝通的祕訣,

中學的學生沒有遠大的理想沒關係,即使有了具體理想也會有變化調整,所以只要有上進心就可以,自然一些。爆料:我中學時就沒有遠大理想,上了大學之後硬樹立了理想,結果還為此痛苦,因為怕達不到。

另外,不要低估了孩子的上進心

•2、孩子在外面有點膽怯,放不開,有些內向,討厭比賽和考試,怕輸,如何改變?

這兩篇經典博文:就是治療怕輸、怕考不好的。

如何使孩子經受住批評、提高承受能…

學會三種思維,孩子坦然面對挫折• 3、怎麼改正孩子愛粘人的毛病?

   粘就粘吧,長大了,想讓他和你一起玩兒,他都不肯。

孩子的獨立性,不用急• 4、怎樣讓低年級孩子愛上閱讀及寫作?怎樣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

慢慢等待孩子愛上閱讀

一年級作文輔導的那些事兒 “一招”促進孩子創造力

• 5、孩子在生氣時經常說一些過頭的話,該怎樣改掉這一壞毛病?

這很正常,想生氣時很理智,我們大人也做不到。我們要做的是儘量讓孩子少生氣,有一個相對平和的性格。• 6、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呢?害怕挨老師的批評。男孩子受一點小委屈掉眼淚,著急也掉眼淚。

如何使孩子經受住批評、提高承受能…

學會三種思維,孩子坦然面對挫折• 7、如何讓孩子在老師面前有自信?孩子在外人眼中開朗大方,學習也成績挺好,可面對老師的提問,總是表現出不自信。

其實就是面對壓力的問題,過於想表現好。

做好你能做的事——用認知療法應對壓…• 8、孩子雖頭腦轉得快,但是在數學方面,做題不注重寫過程的格式,很容易導致最後的結果是錯的。做題追求快速,所以很簡單的題也會錯。這些壞習慣現在看來都體現在每次的測驗和作業裡。怎樣幫助他認識這個問題呢?跟他談話,說不喜歡數學老師,說數學課是最無聊的課,老師天天罵人,他不喜歡。但是他本身是喜歡數學的,而且成績也不差,但是就是會出現很少人會錯的題他才錯。會不會跟老師有關係呢?

這些需要和孩子多講講,讓他體驗不同做法的結果。求快其實是認知問題,需要說服。• 9、孩子對大人有意見,帶著哭腔的跟大人爭辯,怎麼樣控制住自己的火氣並說服孩子?

有情緒時,不要太較真兒• 10、怎樣讓十歲孩子有自我思考的能力?

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做主,孩子自然會思考。如果什麼都是大人定,那他思考什麼呢?

無條件積極關注,象神奇的魔術一樣…• 11、據瞭解,現在的孩子多數自我感覺太良好,且盲目自信容易飄飄然的現象很普遍,不知老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教給孩子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的缺點,也老老實實看到自己的優點。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到底對不對?——…

這篇博文談到了真正的自信!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