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湘西鳳凰?

Tags: 世界, 鳳凰, 湘西,

一直聽說鳳凰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小鎮”,帶著好奇、探究造訪它,果然是名不虛傳。這座漢族、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湘西小鎮,位於湖南懷化、吉首和貴州銅仁三城之間,擁有沱江河和南華山,孕育了沈從文、熊希齡、黃永玉等名人。

到鳳凰,第一眼就看到蜿蜒的沱江和飛架的虹橋。橋下那道潭,名為回龍潭。相傳,在明朝前,鳳凰人稱沱江為龍脈,朱元璋當朝以後,聽了風水先生的胡話,認為此處龍脈甚顯著,日後很有可能出現新皇帝來奪其大權,一怒之下,就把沱江改了彎道,龍脈也隨即被斬斷。為了接上斷開的龍脈,後人用紅巖建橋,這就是今天的虹橋。

江水清透

清晨,沱江就像婉約的水粉畫,春霧如煙,柳絲低垂,微風蕩過,吹得心兒也醉了。江水清透,可以看得見海藻張牙舞爪,魚兒歡快遊動,鵝卵石靜靜地躺在水底。波光倒映出岸兩邊的吊腳樓,鱗次櫛比,懸江而立,木板為壁,木柱為架,木頭經過歲月洗禮,散發出油光鋥亮的烏黑色。飛檐向上翹立,欄杆和門窗都雕著精美的花紋。昔日的古建築,如今被改造成一座座客棧、飯館和酒吧,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潔白的床單搭在欄杆上隨風飄動,遊客們在樓上的陽臺裡探出頭,悠閒地欣賞著江景。

午後,陽光大大方方灑在江上,江水就像鍍了一層薄金,溫柔地流動著。泛舟沱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遊玩專案,船到萬壽宮附近,會遇見苗家妹子與你對唱山歌,如果你不曉迴應也沒有關係,單單是聽她那清麗如黃鶯般的歌聲就足矣。而在北門碼頭附近的跳巖和跳跳巖,充滿了另一種味道。當地居民告訴我,在古代,跳巖是進出鳳凰古城的主要通道,它由十餘個巖墩組成,因為行人通過時需要跳躍而過。如今的跳巖上面搭了木板,雖然不再需要跳著過橋,但因為木板狹窄,經過時還需小心翼翼,如果對面來了人,互相都得側身相讓。後來在旁邊新修了另一座石墩橋,由百餘個水泥四方四柱,一高一低並列兩排組成,經過時也必須一跳一跳的,故命名為跳跳巖。

鳳凰之夜

夜晚,熱鬧了一天的江並沒有靜息下來,反而更顯喧囂。霓虹燈閃爍著光,把沱江變成另外一副模樣,如果說早上它就像水粉畫,那晚上一定是濃墨重彩的油畫。苗族老婆婆們安靜地坐在江邊,穿針引線,面前擺著賣貨筐,裡面是她們手工縫製的繡花錢包、杯墊坐墊,還有用苗銀打造出的精美的手鐲耳環。

鳳凰的子孫們

鳳凰雖然小,卻人傑地靈,這裡出過的名人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所以到鳳凰,名人故居、博物館祠堂這類景點不去參觀參觀必定留憾。

人傑地靈

沈從文先生儼如鳳凰的一塊招牌,他是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的代表人物。很多人從其筆下開始瞭解湘西,瞭解鳳凰。跟先生有關的景點有兩處,一是故居,二是墓地。故居是個小小的四合院,中間有天井,用石板鋪成。裡面陳列著先生使用過的各種傢俱,其中有他最喜歡的一張藤椅,自他從五七幹校返京後,一直用來閱讀、會客和休息。書房裡擺放著留聲機,講解牌上寫著“先生喜歡邊聽音樂邊寫作”。

墓地位於沱江畔的聽濤山,乍眼看上去很簡單,沒有繁複的裝飾,但仔細察看,方知內涵豐富。先生的表侄,也就是著名畫家黃永玉,在石碑上題字———“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先生的骨灰到底分成幾份安放,到現在還是眾說紛紜,不管怎麼樣,他終於是回到家鄉安息了。

而佔地千餘平方米的陳寶箴世家博物館,一不小心,還真容易讓人轉暈了頭。有“中國文化貴族”之稱的陳世家,是中國近現代非常耀眼的文化型家族,成員包括了維新派名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他的兒子,詩壇泰斗國學大師陳三立,他的孫子,著名畫家陳師曾,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詩人陳隆恪和陳方恪,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家陳登恪,他的曾孫,著名植物學家陳封懷等等十餘人。博物館裡展覽著陳家的一些相關的遺物遺照,比如光緒皇帝賜賞給陳寶箴的兩張珍貴狼皮,徐悲鴻作的陳三立畫像,他們使用過的器具物品,遺墨藏書等等。古宅的修復過程充滿了艱虎跳峽辛和困難,經過努力,如今它成為一幅體現鳳凰古城的立體畫卷。老磚牆,石板路,雕花欄杆,飛檐翹角,館中套著館,家中還有家,當地人都說,每每見到這古宅,就像回到了舊時的鳳凰。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