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病毒性肝炎症狀
鴨病毒性肝炎是小鴨的一種高度致死性的鴨肝炎病毒性傳染病。病的特徵是發病急、傳播快、死亡率高,臨診表現角弓反張,病理變化為肝炎和出血。
鴨病毒性肝炎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傳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主要特徵為肝臟腫大,有出血斑點和神經症狀。在新疫區,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達90%以上。
鴨病毒性肝炎簡稱鴨肝炎,是由鴨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以肝臟呈現出血性炎症為特徵的急性烈性傳染病。1945年在美國首次發現本病,並命名為I型鴨病毒性肝炎,1965年在英國發現了鴨病毒性肝炎II型,1969年在美國發現了鴨病毒性肝炎III型。目前,I型呈世界性分佈,並曾報道在印度、埃及和美國發現I型鴨肝炎病毒的變異株。II型和III型鴨病毒性肝炎分別侷限於英國和美國,未發現變異毒株。
在國內,鴨病毒性肝炎的初次流行,20世紀80年代初期起本病在我國再次流行,此後,各地疫情此起彼伏,疫情能夠被鴨病毒性肝炎I型弱毒疫苗的免疫所控制;1997年以來,本病在某些地區出現較嚴重的流行,其疫情不能被標準鴨病毒性肝炎I型弱毒疫苗完全地控制,懷疑有I型鴨病毒性肝炎病毒變異株出現。鴨肝炎I型引起雛鴨的嚴重死亡,死亡率高達90%,中成鴨一般不發病,病雛鴨的症狀是意識紊亂,頻頻抽搐,肝臟呈斑點狀出血,膽囊腫大,膽汁顏色變淡。
鴨病毒性肝炎的治療,用感康多肽每套可注射1000羽成禽,2000羽初禽,一般注射一次即可。飲水每套500羽成禽、1000羽初禽集中3—4小時飲完,一般飲水一次即可、病情嚴重者飲水兩天、一天一次。
感康多肽主治家禽家畜的病毒性疾病,對抗體難以控制的病毒性,細菌性和免疫缺陷性疾病有顯著而獨特的療效。用於防治雞、鴨、鵝、鴿、珍禽類動物疫病;尤其是禽的強毒性新城疫、禽流行性感冒、傳支、傳喉、減蛋綜合症、雞痘、雞傷寒。鴨瘟、鴨病毒性肝炎、鴨白點病、鴨流行性感冒、小鵝瘟、鵝副粘、鵝流行性感冒等病毒病的治療。能迅速提高機體免疫力,提高動物的抗病力!
鴨病毒性肝炎預防措施:對雛鴨採取嚴格的隔離飼養,尤其是5周齡以內的雛鴨,應供給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嚴禁飲用野生水禽棲息的露天水池的水。孵化、育雛、育成、肥育均應嚴格劃分,飼管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