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的鑑定知識?

  金絲楠木,顧名思義,楠木中有金絲即稱金絲楠木。可見金絲楠木並不是指一種樹。在我國曆來就有以色彩來給物命名的文化現象,如白玉、青玉、羊脂玉、墨玉、碧玉、黃玉等。就像以玉石的顏色給玉石定名一樣,金絲楠木這個名稱不是一個專業的規範名稱,它是歷史上從皇帝到百姓對有金黃色絲紋楠木的民間叫法,即俗稱。也可以這樣理解,楠木有多種,有金絲的則稱金絲楠木。但比較公認的是:金絲楠大多數出自於楠屬中的楨楠(PhoebeZhennan),其主要產地在四川及其附近的邛崍山脈。故宮專家胡德生更是直言:金絲楠就是楨楠,不是楨楠,不能叫做金絲楠。金絲楠的一點鑑定知識

金絲楠木,因百蟲不侵、千年不腐,冬天不涼,夏天不熱的特點,備受皇家青睞。與黃花梨、紫檀木併為皇家木材,民間嚴禁使用,普通百姓更是難得一見。明朝皇帝專門設定金絲楠木採辦衙門,將金絲楠木列為修建紫禁城和皇帝寢陵重要木材。帝王濫伐濫用,致使金絲楠木在明代幾近絕跡,清朝已難覓其蹤,既是得見,也多因樹齡太短,尚不能成才而遺憾。現今,國家又明令禁止砍伐,違者刑法論處。所以,金絲楠木佳品難得。本期們向大家著重介紹金絲楠木的產地、特點和鑑別方法,以提高大家對金絲楠木的鑑賞知識。

  金絲楠木隸屬樟科,故有清香味,為大喬木,高度達40餘米,胸徑可達1米,是中性偏陰性樹種,紮根深,壽命長,生長速度緩慢,50~60齡材進入旺盛期,是國家二級保護名貴樹種,為我國獨有。

  金絲楠木對生長的環境要求很嚴格,主要分佈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西部,多見四川盆地及貴州和湖北區域性地區海拔1500米以下氣候溫暖溼潤的交混林中。此區域氣候冷暖變化不大,冬天不是很漫長,既無高緯度地區的狂風暴雪,又無熱帶雨林地區的烈日炎炎,而土層深厚肥沃、系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沖積土壤,這些為金絲楠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和基本生長條件。正是這短暫的冬天形成了楠木上細如毫髮的紋路。紋路為年輪的表現,而年輪是因為冬天和夏天交替生長的急緩而形成的,樹木生長得越慢則紋路越密。楠木的年輪像絲絲水線,當木材破開時,纖維細胞裡會留下以前輸送的營養液,這些營養液會迅速形成結晶狀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金絲楠在鋸解或打磨加工時尤顯。金絲楠木的材質為黃中略帶淺綠,有些呈黃紅褐色,其中遍佈金光閃爍的紋理,如絲如緞一般,令人驚詫不已,故稱金絲楠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