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投資理財遭遇的技巧?

在眾多人認為試點超過三年的消費金融公司或迎來新面孔之時,有關“消費金融公司或不再擴大試點”的訊息則傳播開來。

  截至目前,該訊息仍未得到監管層確認,但據上證報記者瞭解,消費金融發展模式仍未成熟正制約著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的擴大。

  對於成熟模式的認定目前亦未有明確標準,目前對於如何做大消費金融,各家消費金融公司在各自試點的基礎之上,亦有不同的觀點及訴求。

  模式之困

  近日有傳聞稱,上層或已決定不再擴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對於這一訊息,消費金融公司相關人士多不置可否,亦有消費金融公司仍認為在未來一兩個月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在政策會有所變動。

  但另一消費金融公司人士則分析認為,實際上在去年11月一次有關消費金融的論壇上,監管層的表態已有短期內不會改變監管政策之意。

  據稱在該論壇上,相關監管機構人士表示,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工作的初衷是希望在小額、分散、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貸款業務中取得更大的發展。但目前有的公司還存在著尚未脫離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經營思路,片面追求業務規模,存在單筆貸款大額化、產品類銀行化和欠特色化的問題。

“試點公司應該根據中國的國情,加緊學習引進消費信貸專業營銷和風險技術,加大產品創新研究,建立可持續的盈利模式。”該監管機構人士稱。且現場另有監管部門人士較為含蓄表態,目前消費金融公司還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條件。

“距離那次論壇也就半年左右的時間,目前的思路應該沒有改變。”上述消費金融公司人士認為,目前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說最主要的還是探索模式,在模式未成熟之前,監管層進一步放開試點可能也沒辦法向上層交代。

  據稱,此前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中唯一的一家外資消費金融公司天津捷信模式頗受推崇,但目前這種“被推崇”也面臨著不確定性。

“近期捷信有關貸款費率較高的問題可能也引發對其模式的疑慮。”一業內人士稱。

  捷信的消費金融模式與傳統銀行頗為不一樣,即與零售商緊密合作,直接支援購買耐用消費品,且其客戶主要面向中低收入群體,主要包括藍領、工薪階層和年輕夫婦等,這類人群具有較大消費需求的同時,由於收入水平,往往很難在傳統銀行獲得貸款。

  天津捷信母公司捷信中國高層稱,有了捷信在業務方面的支援,零售商平均實現營業額增長30%。捷信戶均貸款額度在2500元左右,在幾家消費金融公司中戶均貸款最低,但也因為面向更低端的客戶群體,所要承擔的風險以及運營成本更高,貸款費率也相應更高。

  在過去的三年中,幾家中資消費金融公司也做了頗多探索。比如北銀消費推出了用於購買家用電器、電子產品、傢俱等各類耐用消費品的“輕鬆付”,用於支付個人及家庭旅遊、婚慶、教育、裝修等各類消費的“輕鬆貸”等系列消費金融產品,並開發上線了Mini迴圈消費貸款,這在國內是首創。

  截至近期,北銀消費貸款餘額達26億左右,在四家試點的消費金融公司中規模最大。

  為了與零售商更為緊密的合作,近期北銀消費還宣佈引入包括聯想、萬達等公司作為其股東。“在引入資本的同時,我們更看重股東帶來的渠道資源。”北銀消費相關人士稱。

  不過相對捷信而言,其他消費金融公司戶均貸款額度更高,面臨的客戶群體相對“更高階”,但貸款利率也相對較低。

“估計現在監管層也在想哪個模式更好。”一業內人士稱。

  消費金融公司訴求側重點各異

  值得一提的是,在模式不盡相同之時,目前幾家消費金融公司的訴求側重點亦不盡相同。

  在北銀消費來說,徵信體系的完善是構建成熟消費金融模式的重要前提。

“要構建成熟的消費金融運營模式,必須要有完善的徵信系統作為前提,如果資訊充分,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很快審批。”北銀消費相關人士稱。

  據稱,目前個別城市已開始將稅務、水電繳費情況加入了徵信系統,但身居北京的北銀消費接入的僅有央行徵信系統。

“我們現在就是用央行的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只有個人銀行貸款、信用卡信用記錄,如果包括稅務、水電繳費等方方面面資訊都納入到個人徵信體系裡面,對我們的發展就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據稱在消費金融相對發達的日本,客戶即使兩三年未還款,消費金融公司仍有機會追回貸款,比如在其去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時,便有可能接到催收貸款電話,因為民政部門資訊消費金融公司亦能共享。

  但對徵信系統完善的期待並非目前消費金融公司一致的最重點訴求。對於唯一一家外資消費金融公司捷信而言,實現跨區經營仍是重點。

  該公司高層近日進一步表示,捷信產品會適時進行創新,比如天津的消費金融公司業務模式如果能在全國順利展開,會推出需要符合市場規模的新型創新性產品。

  捷信中國已經在中國投入25億元,包括天津捷信在內,員工接近9000人,捷信中國急於將天津捷信消費金融模式推廣到全國以實現規模化運作。

  但北銀消費相關人士則明確表示:“我們最關心的重點是儘快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消費金融經營模式,更好地滿足中低收入百姓的消費融資需求,沒有跨區,我們也實現了盈利。”

  融資渠道拓展方面仍存障礙

  在重點訴求不同之時,目前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難題,比如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仍存在一定障礙。監管層此前曾向試點公司徵詢了各自的難點,這一問題是消費金融公司反應的重點之一。

“我們想進入銀行間市場融資,降低融資成本,這樣也能降低客戶貸款的成本。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講,不能每次缺錢的時候都增資擴股,再走一系列複雜的流程。”北銀消費相關人士稱。

  目前幾家中資消費金融公司主要資金來源為銀行貸款,貸款成本基本在6%左右,遠高於銀行間市場籌資成本。

  捷信消費母公司捷信中國高層近日也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尤為贊同上述建議,目前捷信消費的融資包括銀行貸款等多種渠道,據瞭解,整個捷信中國融資成本超過12%,這是該公司提供的消費貸款費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目前消費金融認知度不高亦是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的難點。

“認知度不高對發展有侷限,我們還承載著對消費金融的宣傳責任,我們在地鐵、電視、報紙等各類媒體都做了廣告,還積極走入社群、走進校園做好信用意識教育工作。”北銀消費相關人士稱。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