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3]瘀血內阻型的針刺療法?

【簡介】

坐骨神經痛,為一臨床綜合徵,表現為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區域的放射性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的疼痛,可由多種病因引起。

病員男性多於女性,以青壯年居多。起病方式可呈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原發性坐

骨神經炎病程短、預後好。

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甚多,主要分為原發性或繼發性兩類。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又稱為坐骨神經炎,主要是神經間質性炎症引起,常與受寒、感染因素有關。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為該神經通路的鄰近組織病變所引起,如腰椎間盤脫出、腰箭增生性脊柱炎、椎管內腫瘤等病變,常使神經根部產生機械性壓迫而導致疼痛,稱為根性坐骨神經痛。而某些盆腔病變(如腫瘤、結核、膿腫等),或梨狀肌損傷或痙攣、糖尿病性神經炎、酒精或砷中毒等因素產生的疼痛,則稱為乾性坐骨神經痛。

【臨床表現】

1、坐骨神經炎:起病急驟,開始疼痛並不劇烈,但很快出現沿著坐骨神經通路劇烈疼痛。疼痛部位,多由臀部或髓部開始,向遠端擴散。患者常有特殊的減痛姿勢,睡時常屈膝向健側臥;起立時常從健側著力,以手支腰,站立時常彎曲病肢而將全身重心移至健側。直腿擡高試驗(拉塞格氏徵)顯著陽性。

2、根性坐骨神經痛:起病較為緩慢,患者多有較長時間的下背部疼痛或腰痠。常因咳嗽、噴嚏、彎腰或震動而使疼痛加劇。多在病變水平的棘突間隙或橫突上有壓痛,但在坐骨神經的通路上及胖腸肌部則無明顯壓痛。腰推前凸消失,腰推側彎向病側。直腿擡高試驗(拉塞格氏徵)不一定呈陽性反應。

3、乾性坐骨神經病:臨床表現與坐骨神經炎症狀相似,但多數起病緩慢而有明顯的肌肉萎縮和感覺缺失。

--------------------------------------

本節治療以 瘀血內阻 型為主:

【主證】初起腰部疼痛,痛處拒按,繼則疼痛牽引到大腿後至足跟。咳嗽、排便、行走等均可使疼痛加劇,坐臥屆膝時疼痛則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象沉澀。

【治則】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工具/原料

一次性鍼灸針,75%醫用酒精、棉籤

方法/步驟

75%酒精常規消毒

坐骨神經痛:[3]瘀血內阻型的針刺療法

病變水平的夾脊穴,瀉法

【取法】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開0.5寸,一側17個穴,左右共34穴。

【解剖】因各穴位置不同,其肌肉、血管、神經也各不相同。大致分三層次:淺層 (斜方肌、背闊肌、菱形肌);中層(上、下鋸肌);深層 (豎脊肌、橫突棘肌)。每穴都有相應椎骨下方發出的脊神經後支及其伴行的動、靜脈叢分佈。

坐骨神經痛:[3]瘀血內阻型的針刺療法

秩邊,瀉法

【取法】位於人體的臀部,平第4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解剖】有臀大肌,在梨狀肌下緣;正當臀下動、 靜脈深層當臀下神經及股後皮神經,外側 為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痛:[3]瘀血內阻型的針刺療法

次髎,瀉法

【取法】位於人體的骶部,當髂後上棘內下方,適對第2骶後孔處。

功能作用:疏導水液,健脾除溼。

【解剖】在臀大肌起始部;當骶外側動、靜脈後支處;為第二骶神經後支通過處。

坐骨神經痛:[3]瘀血內阻型的針刺療法

環跳,瀉法

【取法】位於人體的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

環跳穴意義:膽經水溼在此大量氣化為天部陽氣。

坐骨神經痛:[3]瘀血內阻型的針刺療法

殷門,瀉法

【取法】位於人體的大腿後面,當承扶穴與委中穴的連線上,承扶穴下6寸。

【解剖】在半腱肌與股二頭肌之間,深層為大收肌; 外側為股深動、靜脈第三穿支;布有股後皮神經,深層正當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痛:[3]瘀血內阻型的針刺療法

委中,瀉法

【取法】位於膕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裡側中央。

委中穴意義:膀胱經的溼熱水氣在此聚集。

【解剖】 在膕窩正中,有膕筋膜;皮下有股膕靜脈,深層內側為膕靜脈,最深層為膕動有股後皮神經,正當脛神經處。

坐骨神經痛:[3]瘀血內阻型的針刺療法

崑崙,瀉法

【取法】位於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足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解剖】 有腓骨短肌;有小隱靜脈及外踝後動、靜 脈;布有腓腸神經。

坐骨神經痛:[3]瘀血內阻型的針刺療法

【操作方法】進針得氣後,施以提插捻轉,感應遲鈍者,得氣後,宜先補後瀉,若在疼痛較劇時亦可採用“龍虎交戰”手法,留針20一30分鐘。

【 療程】急性期每日針1次,症狀緩解後可間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3~5天,再開始下一療程治療。

注意事項

針刺過程中如出現暈針或斷針,可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急救。

孕婦慎用,暈針者禁針。

療法, 針刺, 瘀血, 內阻,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