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蛉如何飼養?

Tags: 昆蟲, 觸鬚, 黃蛉,

黃蛉(昆蟲黃蛉)

編輯

黃蛉-昆蟲第二歌手。 黃蛉又名大黃蛉、黃針蟋蟀、黃蛉蟋、黃蛉屬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全身純黃色,僅頸部有一段顏色較淺,故黃蛉被稱作“黃蛉”。

簡介:被稱作“黃蛉”。它雖和小黃蛉看起來只是體形大小的區別,但卻是兩個不同的品種。

在鳴蟲中間,最討人喜歡的就是黃蛉。黃蛉身體較小,體長只有8毫米左右,全身金黃色,雄性翅膀油光發亮,透明,發音區域較大。由於它身體華麗,通體金黃,加上它鳴叫時體態纖美,鳴聲清脆悠長,因此也有人稱它為:金色的小提琴手。

形態特徵編輯

此昆蟲體長7~8毫米,體寬約2.5毫米,觸鬚長30~35毫米,頭部及前胸背板各具2條寬頻,後足股節外側亦各具2條深色條紋,內側靠近端部各具有1個暗色圓斑。其頭上的複眼為灰綠色,前翅發達,覆蓋整個腹部。前胸略呈方形,其觸鬚很長,比身長要長4~5倍。

黃蛉之所以名聲很大,是因為它有突出的特色。它的鳴聲為“鈴-鈴—鈴”,動聽悅耳,聲音清晰而有韻味,比金蛉子還清脆響亮,因其形象佳,鳴聲美,玩賞時間長,在“上海市第一次鳴蟲展覽會”上曾有“鳴蟲之王”的稱譽。

3鳴聲編輯

黃蛉的鳴叫積極性很高,白天黑夜都鳴叫,傍晚、清晨鳴叫更歡、更響亮、節奏較急而快,聲如“鈴—鈴—鈴—”連續不斷。它幾乎長鳴不息,長鳴不啞。

黃蛉,有一個很重要一點,就是不能混養,更不能什麼一雌一雄的放在一個盒子裡。下面我來解釋一下:養黃蛉,一是為了聽美妙的聲音,二是為了欣賞它那很長的觸鬚。如果一旦混養了,他們必會打鬥,一打鬥必會破壞品相,勝的一方依然會鳴叫,敗的一方以後會不會叫還是個問題。如果一雌一雄的混養,除非你以後是不想聽到這黃蛉叫了你可以試試,養過蛐蛐的人都知道,蛐蛐在田裡鳴叫,一是打鬥勝利的鳴叫,還有一種就是在招雌,一旦有了雌性,貼過鈴了,就不再怎麼叫喚了,可以拿出去鬥了。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鬥黃蛉,所以您買黃蛉是為了聽叫聲的話還是別放雌了。

捕捉技巧編輯

在中秋節後,先根據蟲的鳴叫聲去尋覓黃蛉棲息較多的地方,當中午烈日照晒時,其

國畫中的黃蛉

大多躲在草葉的背面。此時將毛巾被鋪在灌木草叢中,再去搖晃枝葉,使蟲掉落在毛巾被上。由於毛巾被是軟的,蟲想跳卻跳不起來,只好被人們收捕起來。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瓶口2釐米左右的玻璃瓶,瓶口插上一個用紙圈成的漏斗(將尖端撕去一小段),然後根據鳴聲去尋覓蟲的棲息地,尋獲後將紙漏斗伸向蟲的下方,然後用手從枝葉上將蟲往下撲,使其掉入漏斗再滑入玻璃瓶中。

人工飼養編輯

飼養盒

飼養黃蛉的飼養器,以透明塑料質和有機玻璃質的長方形飼養盒最好,因為這種鳴蟲不僅鳴聲優美動聽,而

飼養盒

且體形也十分清麗乖巧、活潑灑脫。前面有1對能閃動的細長觸鬚,後面有2條既長有力的後退,加上金黃的體色,金光閃亮,顯得既雍容華貴,落落大方,是玩賞昆蟲中極富觀賞價值的一種,因而用透明的有機玻璃盒飼養,讓飼養者隨時都能觀賞到其倩麗苗條的身姿,是十分重要的。

飼養盒的容積,應以寬大些的為好,這是由於此昆蟲的體形雖小,但卻有極長的觸鬚,只有給予充足的空間,才能讓它那修長觸鬚得到充分的舒展,才能顯示出它窈窕秀美的身材。飼養盒的容積,最好要有20cm×12cm×8cm。

飼料

餵養黃蛉的飼料可用南瓜、西瓜皮、蘋果、梨子和稀飯,偶爾還可喂點小蛆蟲一類的葷料,以增加它的營養,使它的體質更強健,鳴叫出的音色更加美妙動聽。

保暖措施

黃蛉大多生活在郊野或山區低矮的灌木和蒿草、雜草叢中,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在嚴冬季節,仍須注意為其採取保溫措施,以確保其安全越冬,若措施得當,可飼養到翌年3~4月。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