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疑惑芋頭跟芋兒有什麼分別,媽媽一句話讓我頓悟:“芋頭是媽,芋兒是娃娃,是芋頭上長出來的。”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好笑---我媽給我解釋問題,常常另有一套,妙語連篇。
現在在外面吃飯,見得多的都是芋兒燒雞。其實在我家鄉,芋兒最早都是煮湯、清燒、還有燒肉的。
記得第一次吃芋兒雞是小學時候了,有一家餐館的主推菜就是芋兒雞,爸爸帶我去吃的時候我還想,居然芋兒還能燒雞?之後,芋兒雞大行其道。
一晃20多年過去了,我還是更喜歡芋兒燒肉。
食材
1斤 豬肉 (五花或半肥瘦)
2斤 芋兒
1塊 姜
6個 泡椒
鹽 醬油 香料 水 味精
步驟/方法
將肉洗淨,切成1寸左右的方塊;
炒鍋燒熱,放適量油燒到8成熟,倒入肉下鍋煸炒;
加入豆瓣炒香;
煸至肉斷生、緊縮,加水至淹沒肉為止
加入香料,拍破的姜塊和幾粒泡椒,為了上色可以加少量醬油,視情況新增鹽;
大火燒滾,改中火15-20分鐘,加入芋兒,燒至肉和芋兒耙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