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怎麼治療——方法?

牙周炎怎麼治療?牙周炎是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症,是牙周圍組織的慢性破壞性疾病,一般與牙齦周圍的機械刺激因素有關。牙周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全身治療

  主要是增強全身抵抗力並積極治療與牙周炎有關的系統性疾病。發生牙周膿腫時,全身反應較重的患者,應口服有關抗菌藥物控制感染,並注意休息。

二、區域性治療

  1、針對區域性刺激因素,可作齦上潔治術或齦下刮治術,必要時調整咬合、消除食物嵌塞和糾正不良修復物等。建議採用杏林集東恆牙宣方進行早晚正確刷牙,可消腫止痛,修復牙齦。

  2、牙周袋的處理:牙周袋溢膿時,可用1~3%過氧他氫液沖洗,袋內建10%碘合劑或螺旋黴素、滅滴靈等藥膜。在去除區域性因素後,淺袋可用碘酚液燒灼。較深的袋需作牙周手術,以消除牙周炎。牙周袋深達根尖、牙齒鬆動明顯時可考慮拔除。

  3、鬆牙固定,經上述治療後,炎症雖已消除,但牙齒仍鬆動者,可作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牙周夾板以固定鬆動的牙齒。

  4、牙周膿腫的處理:膿腫已侷限時,可切開引流。牙周袋也應同時作沖洗、上藥膜或碘甘油等。

以上是幾種對於牙周炎的有效治療,希望可以早日擺脫牙周炎的困擾。

牙周炎的常見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牙齦出血常有刷牙時出血,咬食物時出血;或有自發性出血:晨起唾液帶血(如出血多,應與內臟出血鑑別)。

牙齦發炎牙齦顏色暗紅或鮮紅,質地鬆軟,邊緣圓鈍且不與牙面貼附。

口腔異味口臭有血腥味。

牙周袋形成正常牙齦與牙面之間有1~2毫米的溝,稱為齦溝。患牙周炎時牙齦與牙面分開而形成較寬的袋,稱為牙周袋。

牙槽骨吸收牙槽骨是沒有骨髓的突出部,牙槽骨基本依賴包裹它的牙齦組織來供養。當牙齦老化萎縮後,對牙槽骨輸送營養的能力下降,牙槽骨也就隨之萎縮變短,稱為“骨吸收現象”。

牙齒鬆動和移位當炎症被吸收,包繞牙齒的支援組織減少達到牙根長度的1/2時,牙齒就會逐漸鬆動和移位。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