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記》中的教育思想?

《學記》乃孟子的學生樂正克所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成為當時學生的必修課。它作為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總結,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論專著,被譽為“教育學的雛形”。其全文雖不過1229個字,但卻記載了我國先秦時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學記》全文言簡意賅,詳細闡述了諸多教育問題,從正反兩個方面總結了儒家的教育理論和經驗,系統闡發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務、學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學原則、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師生關係等等。本文主要論及其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教學原則、以及師生關係思想。作為中國古代系統地闡述教育思想的文獻,《學記》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時空的界限。在步入21世紀的今天,中公講師侯婷婷帶領大家共同回首這一經典論述,不僅有助於我們感悟古人教育思想的真諦,而且對我們當今的教育仍有重大的啟迪。

(一)《學記》中強調的教育的地位與重要性

1.教育的地位

《學記》的開篇首先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戰略地位。“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諛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這就告訴我們,統治者懂得釋出政令、善於謀劃國家大事,只能獲得小的聲譽,不能聳動民眾;招賢納良,體恤反對者,可以聳動民眾了,但還不能教化百姓。統治者如果想把統治思想貫徹下去,並且充分地體現出來,必須首先做好教育事業。這實際上表明瞭作者的一種價值觀,即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2.教育的重要性

《學記》還進一步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居民,教學為先。《兌命》日:‘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玉石不經過雕琢不會成為好玉;人如果不學習,就不可能知曉真理。因此,古代的統治者建立國家、統治百姓,都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即使在《兌命》上,也始終念念不忘的是教育。教育不僅對人的全面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國家的命運也繫於教育。

(二)“善喻”的教育方法

1.“善喻”教學法的特點

孔子有句名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為當學生對某個問題積極地進行思考、還沒有完全想通的時候給予啟發;當學生對某個問題思考已有所得,但不十分明確、還表達不出來的時候給予開導。《學記》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喻”即啟發。“善喻”即善於啟發。

“善喻”教學法包括三個要點:

一是“道而弗牽”。“道”即“導”,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而不能牽制束縛學生的思維,拉著他們的鼻子走

二是“強而弗抑”。“強”即鼓勵、督促。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給學生以鼓勵和督促,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信心。在愉快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感到我能我行,而不能壓抑學生的思維,妨礙發展。

三是“開而弗達”。“開”即“開端”,指提出問題;“達”即“通達”、“到達”,指問題的結論、答案。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後,不必馬上提供答案,應引導學生自己去鑽研。去探究,力求自己解答。

2.“善喻”教學法的核心

“善喻”教學法強調“道、強、開”,禁止“牽、抑、達”。其核心在“道”(導),其目的在“和易以思”,要求在和諧的教學過程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這不僅符合教學的一般規律,而且揭示了教學過程與方法的本質特徵。兩手多年來,它一直為教育家們所推崇並付諸實踐。

宋朝朱熹很重視“善喻”教學法。他說:“指引者師之功也。”又說:“師友之功,但能示之予始,而正之於終爾。”朱熹強調教師的作用在於“道”,在於“指引”,而不是“牽引”,這和“道而弗牽”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我們現在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認為教師應營造和諧氛圍,在課堂上當好組織者與指導者,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學記》中教育教學原則

1.“豫時孫摩”與“長善救失”

《學記》說:“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緊接著,《學記》從反面加以論證。“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教之所由廢也。”“豫、時、孫、摩”的教育思想包含著四條教育原則。而一“興”一“廢”,則指出了“豫時孫摩”的極端重要性。

“豫”即“預”。《學記》談及對學生教育,應該在學生不良行為發生之前就加以防範。如等到不良行為發生後再製止,就格外費力。

“時”即“及時”。《學記》認為抓住適當時機,及時教學,便會獲得最佳效果。如錯過時機,再勤奮費力,也難以取得成效。

“孫”即“順”。“循序漸進”。要求循序漸進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不能好高騖遠。如“雜施”無序,學生學得夾生,只能事倍功半。原蘇聯巴甫洛夫曾經再三告誡青年“循序漸進,循序漸進,再循序漸進”就是這個道理。

“摩”即“觀摩”、“切磋”。主張同學之間相互觀摩,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就能共同進步。否則,獨學而無友,必將孤陋寡聞,影響進步。當然,《學記》還認為,交友要慎重,不要因為交友不慎,走上歧途。

“豫時孫摩”四條原則方法,置之當今,可以視為教學指南。“教之所由興”,在於它符合教學認知的一般規律。“教之所由廢”,在於它不“豫”違“時”、不“孫”無“摩”。

為使教學更有效地進行,《學記》還提出“長善救失”的教學原則。《學記》說:“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長善”即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這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的:“教育者的明智、技巧和藝術,就在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特有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志趣,大膽地讓每一個人的才能得到儘量的發展。甚至是在最平庸的、智力發展上最感困難的學生面前,都向他開啟精神發展的領域,使他能在這個領域裡達到一個高處,顯示自己,宣告大寫的‘我’的存在,從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並不低人一等,而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述其實是“長善”的最好註腳。

“救失”即補救過失。《學記》分析了學生學習上普遍存在的毛病,總結出了四種類型。一為“或失則多”,表現為貪多務得,過於龐雜,缺乏專精;二為“或失則寡”,表現為學習單一,知識面過於狹窄;三為“或失則易”,表現為對學習的艱鉅性估計不足,淺嘗輒止;四為“或失則止”,表現為在學習中畏難退縮而裹足不前,缺乏積極進取的勇氣。

這四種類型的缺點與毛瘸,有顯性的,有隱性的;有張三的,有李四的;有“多”的,有“寡”的;有“易”的,有“止”的,正是“心之莫同也”。作為教師,就得深刻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

2.“教學相長”與“藏息相輔”

《學記》說:“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日:教學相長也。”

這段話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還全面論證了教與學的辯證關係,指出了教與學是辯證的統一體,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知識是無窮的。教學是無止境的。教因學而得益,學因教而日進;教能助長學,學也能助長教,這就是“教學相長”。現在,“教學相長”仍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提倡,只是語意有所偏重,著重指師生之間的互相促進,共同提高而已。

《學記》又說:“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夫然故。”“藏息相輔”的原則要求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勞與逸相結合。學習時要盡心學習,休息時要盡心遊樂。

這段話深刻的闡述了“正業”與“居學”——課堂教學與課外作業、課外活動之間的關係。《學記》認為,課外若不練習好調絃,課內就完成不了樂教的任務;課外若不練習好聲樂歌詠,課內就完成不了詩教的任務;課外若不練習好灑掃應對進退這些日常禮儀,課內就完成不了禮教的任務;課外若不開展豐富多彩的技藝活動,就不能培養學生真正的學習興趣。“正業”與“居學”是教育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

“藏修息遊”,雖然只有4字,卻全方位地探討了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接受知識與消化知識、學習與遊樂、親師與樂友等諸多關係,同時指出它們是相對的統一體,是整個教育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很了不越的立體構建,它與我們現在倡導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活動,本質上是一致的。

(四)《學記》中的師生關係論

1.“知其心”與“安其學”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心是教育事業的基礎,教育的成功來源於對學生的最大熱情。所謂“知其心”,是指以愛心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

《學記》認為:“學者有四失,教育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指出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存在四種心理缺點:有的表現為貪多求全,不求甚解;有的表現為知識面狹窄,智力得不到發展;有的表現為缺乏刻苦鑽研精神;有的表現為畏難而退。這四方面是學生不同心理狀態的反映,教師在熱愛學生的基礎上,瞭解學生“心之其同”才能做到教之各異.對每個學生做到長其善而救其失。

教師只有掌握了學生的差異,學生本身的優劣,才能因材施教,才能補其所知,展其所長,知人才能善教,才能為人師。正如《學說》所說:“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學記》把“知其心”和“知其美惡”分別看作是教師進行“長善救失”和“博喻”的重要條件,並以此作為教師的重要條件.這是頗有見地的。教師要從多方面去引導學生而不是牽著學生.策勵學生而不是強迫學生.啟發學生而不是代替學生達成結論。教師要了解學生學習的難易程度有深淺不同,而且要了解學生資質有高低之分,這樣才能根據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差異及每個人天賦上的差異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啟發引導,這樣方能為人師,師生關係才會融洽和諧。

良好的師生關係來源於學生能從教師處有所收穫,不能有收穫當然很難親近其師,這裡同時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師“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學生才能“安其學而親其師”。

《學記》強調:“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所謂“記問之學”是指死記硬背的學問。其強調教師光靠掌握死記硬背的學問是不稱職的。教師不能深入挖掘課本內容,不能照顧到學生的需要,照本宣科,只管灌輸,不管是否理解,只管填鴨,不管是否消化,將會導致師生關係緊張,直至對抗,使學生厭學,怨恨教師,進而荒廢學業。《學記》指出,教師除了要有“記問之學”外,還必須掌握“言語”和“聽語”的本領。在“言語”方面要求教師達到三個條件:“約而達”,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要簡明扼要;“微而藏”,是要求教師語言精闢,能深入淺出地表達;“罕譬而喻”,就是要求教師表達通俗易懂。在“聽語”方面,《學記》對教師同樣提出一定要求。“聽語”是指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提出的問題,隨時給予解決。而“聽語”又體現在“善問”和“善待問”兩個方面。把“善問”比喻為攻堅木,認為“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指明瞭教師向學生提問應從易到難,深淺得當。把“善待問”比喻為撞鐘,認為“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則小嗚,叩之以大則大嗚,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意指提問學生問題,應做到從容不迫,多少適宜,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學記》中強調“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實際上要求教師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和嫻熟的教學技能,具有高妙的教學藝術,達到教學相長。

教師在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的基礎上,用心研究怎麼教會學生,通過善教、善喻的教學實踐,逐步實現從“教多”到“教少”的變化,學生才能“安其學”,才能“親其師”,從“怨學”到“善學”,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形成教學互動的師生關係。

2.“繼其志”與“樂其友”

教師對學生的嚴與熱愛是辯證統一,嚴愛結合,愛嚴相濟,才能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嚴格要求與教師的示範作用緊密相連。教育學生應該做什麼樣的人,怎樣做人,教師先樹表率。如果教師胸懷坦蕩、作風正派、艱苦奮鬥、言行一致、舉止優雅、滿腹經綸、廉潔執教,在行為中給學生做出榜樣,學生就會自覺地親近老師,信服老師,自覺地向老師學習。正如《學記》中說:“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意思是優秀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吸取知識才智,更要引導學生仿效教師的優秀行為,承襲教師的崇高志向。

《學記》提出:“凡學,官先事,士先志”,意指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目的明確,忠於職守。教師只有具備崇高理想,才會對教育事業無怨無悔,孜孜以求。當代的教師道德仍然要求大家在工作中持之以恆、嚴謹治學,正確對待知識的學習和傳授。教師不恥下問,探求學問永不滿足,永不止步,達到“教學相長”,這反映了教師探索科學真理,對學生認真負責,是《學記》的訓誡,更是教師職業的需要。

在師生友好平等的關係中,教師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保持良好的情感,為學生的發展無私付出,學生才會親近他,尊敬他,也必然敬仰他,效法他,從而建立起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達到“樂其友而信其道”。

首先,教師必須具有廣泛的興趣。《學記》要求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不要侷限於學校之內,課堂之中,要“學操縵”(學音樂)、“學博依”(學文學)、“學雜服”(品德養成)、“興其藝”(增長才能)。就是說教師對學生、對教學內容,以及對文學、藝術、生活等都要具有濃厚的興趣,以影響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其次,教師必須保持積極的情感。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師的肯定性情感引起學生的肯定性情感。只有教師的情感融貫於教學和學生本身,學生才能產生肯定的情感反應,而樂與學習,親近教師,也即“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以上從四個層次分析了《學記》中的師生關係論,畢竟《學記》是二千多年前的歷史文獻,其內容免不了帶有歷史的侷限。然而,我們撣去歷史的塵埃,採擷其中閃光的部分,將對我們當代的教師職業發展、師生關係建設提供歷史的基石。我們不是按照完美主義的要求來規範我們的老師,只是本著溫故知新、古為今用的原則,不斷探索和挖掘,努力修養自身,教書育人,做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業績。

當然,由於歷史的侷限,《學記》中存在著一些不科學,不合理的內容。儘管如此,作為教育學專著的《學記》,僅本文中所列舉的理論就給予了我們莫大的指導和啟示,而且對於教育教學的指導意義必將是深遠的。我們在學習和領悟古人的聰明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之時,更要對其批判地繼承、運用、發展教育思想,為祖國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服務民族復興的大業和四化建設的巨集圖。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