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留學大軍的興起,留學美國名校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申請美國名校的難度也隨之水漲船高。那麼申請美國名校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方法/步驟
學術成績仍舊是基本標準
學術成績包括英語(論壇)成績是申請美國名校的基礎,雖然美國很多大學宣稱“高考(論壇)成績”在錄取過程中所起作用不大,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但是成績仍舊是基本的標準。另外,每個學校看同樣分數的角度、權重、看法也是不一樣的。在2007-2008學年中,南加州大學有33754名學生申請,最後入學許可人數為2964人,平均GPA為3.7,平均SAT分數在2054,ACT寫作則在28-32。
錄取委員會的官員同樣重視學生高中歷年的學業成績,尤其注重成績有無上升的趨勢。美國的名校自己設計了一套排名轉換系統、學術排名公式,可以更科學地看待不同學校、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考生。
專家指出,在錄取中學校更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這些“軟體”是可以通過申請表、命題作文、個人陳述、推薦信等申請材料衡量和判斷出來的。
就讀名校並非加分條件
對於申請美國的名校,一些國內普通院校畢業的學生往往非常向往,卻又望而卻步,自己畢業的院校既非“211”也不是“985”,擔心在申請中處於劣勢。對此,從事多年美國留學顧問工作的老師指出,其實美國不像澳大利亞對國內的高校情況非常瞭解,將國內的院校等級標準和澳大利亞高校的等級標準相對接,美國沒有這種對接機制。但是各高校也有自己先入為主的評判標準,這個標準不在於學生畢業的學校是否是“211”還是“985”,而在於之前幾批來自於同一所院校的申請學生的素質。如果平均下來素質較高,錄取委員會的老師自然會對這所院校有好感,往往對學生要求會相應降低,打分相對較高。
推薦信大有文章
有的學生很重視推薦信的寫作,認為名校名教寫出來的才有分量,為此不惜花重金請國內或者國外的著名教授來寫;有的學生認為寫推薦信的人官銜或者行政職位越高越好,所以,他們通常都去找系主任、院長甚至校長。其實,相對來說,美國的招生官員更注重寫推薦信人的研究業績和學術地位。並且,更注重推薦人跟申請者是否熟識和了解,因為他們想從推薦人那裡瞭解一個真實的你。而花重金請來的教授本著負責的態度在推薦信的開頭往往會註明,他跟申請者並不熟悉。這個事實會將申請者陷入被動。
此外,一些申請細節和時間上的安排,也是我們必須掌握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