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糖尿病足?這是許多患者在聽到自己患有該病之後的第一反應。由於各種原因,人們對於糖尿病足知之甚少,以下就從多個方面為大家介紹一下糖尿病足,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什麼叫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醫學上的定義:糖尿病患者由於合併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糖尿病足對於人們足部健康構成非常嚴重的威脅,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要的足部健康問題。在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比其他人群發生足病的機率多15-20倍。而對於糖尿病患者15%的人可能發生足病,85%的患者截肢原因是足潰瘍。
糖尿病足發病原因
實際上,糖尿病足的發病主要是由於患者長期患有糖尿病,血糖居高不下,造成脂代謝紊亂從而易造成動脈管腔狹窄、閉塞。而下肢血管是人體最長的供血通道,任何階段出現狹窄或閉塞,均會影響遠端組織直至足部供血,從而導致嚴重的疾病危害發生。同時高血糖狀態會造成人體微血管管壁變性增厚,管腔狹窄閉塞,導致下肢組織缺血缺氧。同時糖尿病患者血液本身的理化性質也會發生變化,以上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使足部發生嚴重的缺血缺氧,最終導致組織的壞死。
另外,由於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引起神經營養障礙和缺血性神經炎, 使機體缺乏對足部的保護措施(因為肢體末梢的保護性感覺減弱或喪失),從而極易引起物理性的損傷,一旦受損後,病理生理改變又使其不易修復,感染難以控制,最後發展成為足壞疽。
最後,感染是促使糖尿病足加重的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患有糖尿病的人很容易發生感染,最常見的是面板感染,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下肢又是人體中最負重的器官,特別是足,最容易受傷,缺血的肢體更易於發生感染。由於神經病變和外周血管病變的存在,微小的創傷即可引起微生物的侵襲和感染,而糖尿病患者的高糖狀態為細菌的生長及繁殖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從而感染更易於擴散。
糖尿病足的臨床症狀
一般表現:下肢及足部面板少汗、幹糙,感覺異常,肌肉的萎縮,骨折等,合併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及多臟器血管併發症。
缺血及神經病變的表現:皮溫降低,患足發涼怕冷,肢體發涼,蒼白,肢體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可有間隙性跛行等。出現神經病變時常出現對稱性的疼痛及感覺異常,疼痛呈針刺樣、燒灼樣或鑽鑿樣,感覺異常先於疼痛出現,常見有麻木、蟻行、蟲爬、發熱、怕冷和觸電樣感覺,往往從四肢末端上行,呈對稱性“手套”和“襪套”樣感覺遲鈍,對痛覺、溫度覺刺激不敏感或喪失,即所謂的“無痛足”;也可表現為運動障礙,如下肢活動受限,肢體軟弱無力等。
感染:常因外傷、腳氣、面板大泡等引發,患足腫脹變大,面板水腫,成淺紅或黃色,區域性紅腫熱,潰爛,有黃色分泌物或膿液;進展迅速,可波及全足甚至小腿,累及肌肉、血管、神經、骨骼,形成膿腫,奇臭或無味;全身可伴有發燒,寒戰。最終可發展為壞疽。
糖尿病足的治療
目前臨床上對於處在早期還未發生潰瘍的糖尿病足患者,我們應該做好足部的保護以及護理工作,避免出現足部外傷;一旦患者發生了足部潰瘍甚至壞疽之類的嚴重疾病困擾,需要及時使用於氏糖疽康之類的良藥進行治療,促進潰瘍部位及時癒合。治療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做好血糖的控制,保持血糖平穩健康,注意日常的飲食調理,如此才能避免糖尿病足的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