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家長知道,寶寶跟大人一樣也會得乳腺炎?近日,有新媽媽對寶寶乳頭護理提出了一些疑問,其中大多是聽信了老人關於“擠擠好”的經驗之談。那麼,究竟該不該給寶寶擠乳頭?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
步驟/方法
日常護理需要做些什麼?
男寶寶的
童童剛出生沒幾天,媽媽偶然發現童童雙側乳房內各有一個小腫塊,而且用手輕輕捏起來感覺硬硬的,這讓媽媽很擔心。童童奶奶知道後,寬慰童童媽擠出來就沒事了,而且還說男孩子一定要擠,否則乳房會長得很大。
女寶寶的
可可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出生後不久,姥姥就非讓其媽媽給奶頭擠擠,說如果現在不擠,長大後乳頭很容易凹陷或乳腺管不通。畢竟姥姥是帶過孩子的人,對於她的經驗之談,可可媽媽將信將疑,但每次看可可被擠得哇哇直叫,都讓其心疼不已。
過分擠壓寶寶乳房引發乳腺炎
新生兒乳房腫脹是特別正常的事,家長無須太過擔心
“剛出生的寶寶,無論男女,在出生後一週左右會出現雙側乳腺腫脹,大的如半個核桃,小的如蠶豆,有的還分泌乳汁,這都是很正常的事。”這是因為在胎兒時期,胎兒體記憶體在著來自母體一定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和生乳素。寶寶出生後,來自母體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被驟然切斷,使生乳素作用釋放,刺激乳腺增生,一般約2~3周便自行消退,不需要處理。
像案例中老人所說,男孩乳頭不擠會導致成人後乳房變大,女孩乳頭不擠會致使長大後乳頭凹陷或乳腺管不通等說法,都是不科學的。在這提醒家長,過分地擠壓寶寶乳房是件很危險的事情,這種做法很容易使乳頭受傷,細菌侵入,引起乳腺炎,甚至嚴重者還會引起寶寶以後乳腺發育異常。
新生兒乳腺炎 家長莫掉以輕心
許多家長覺得寶寶這麼小怎麼會得乳腺炎呢?其實寶寶和大人一樣,只要乳房內有乳汁存留,且受到細菌感染就會產生乳腺炎。
剛出生的寶寶乳腺一般會分泌少量乳汁,若家長過分擠壓乳腺排出分泌物,就會導致乳頭破損引起細菌感染,致使乳腺炎的發生。“在臨床上,因為擠壓引發的乳腺炎很常見,可單側或雙側發病。一般寶寶出現乳房紅腫、哭鬧、發熱等症狀時,家長就應該注意。”
但是,有些寶寶即便沒有擠壓也會出現乳腺炎。韓紅勤提醒,當新生兒的乳腺出現不對稱的腫大或局部發紅、發熱,觸控有波動感時,家長也需警惕新生兒乳腺炎的發生,應及時請醫生診治。
保持乳房清潔、乾燥很重要
對於新生兒來說,其乳房護理和其他護理一樣不可掉以輕心。
首先,平時要注意寶寶乳房的清潔和乾燥,平時給寶寶清洗身體時,切勿故意擠壓或用力擦洗寶寶乳房。
其次,如果寶寶乳頭出現紅腫現象,早期可以用生理鹽水輕輕擦拭,或用0.5%的活力碘小心塗抹乳頭。但是,韓紅勤提醒,因為小寶寶面板過於嬌嫩,抵抗力差,所以家長儘量不要擅自選擇藥物塗抹,最好能根據醫囑進行用藥。
最後,若紅腫範圍擴大,孩子體溫升高,或者孩子不願進食,就要及早就醫,切勿耽誤病情。
除了擠乳腺,在新生兒護理中還有以下誤區:
誤區一:生理性黃疸誤認為肝炎
新生兒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后最明顯,7~4天自然消退,一般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如果10天內黃疸消失,就不是病態,更非肝炎。早產兒黃疸可持續到14天消失。
誤區二:正常溢乳誤為嘔吐
新生兒胃賁門括約肌鬆弛,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緊張,胃容量小(為30~60毫升),故易發生溢乳。餵奶後應豎起,輕拍後背,排出嚥下的空氣,然後取右側臥位,枕頭高3~4釐米即可。少量溢乳屬正常現象。
誤區三:誤擦胎脂
胎脂有保護面板、防止細菌感染及保溫作用。除胎脂較厚、面板皺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處,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區域性面板而發生糜爛,其他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誤區四:脫水熱誤為感染
少數新生兒在第3~4天出現發熱,體溫驟升,有時可達39℃,夏季多見。若補足水分後,體溫可於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無須治療,不必給予抗生素治療。
誤區五:新生兒脫髮
有些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頭髮很好,過些日子有的地方會脫髮,這屬於正常現象,俗稱“奶禿”,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頭髮也會越長越好。不過造成新生兒脫髮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誤區六:四肢抖動是不是抽風了
新生兒大腦發育不夠完善,對下級中樞的抑制能力弱,常出現不自主和不協調的動作或睡眠時會因突然抖動而驚醒,父母不必擔心,這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