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某,男,62歲
病史:患者因膽道結石合併中毒性休克而行急診手術,術中因血壓不好,同時發現有肝硬化,僅於膽總管取石,放置T形管引流,術後黃疸遲遲不退,精神不振,遂邀博粹堂老中醫面診。
病症:診得精神萎軟,虛弱無力,納谷不佳,血壓偏低,鞏膜有明顯黃染,但不鮮明,躑臥而肢不溫,舌質淡而有瘀斑,苔灰白而膩,脈細而略弦。
辨證:正氣已虛而溼濁內蘊,瘀血阻滯而痞塊已成。
原則:扶正退黃,活血化瘀,軟堅利膽,方用茵陳附子湯加減主之。
處方:淡附子30克、茵陳30克、黨蔘15克、川樸10克、白朮12克、木香10克、鬱金30克、三稜10克、莪術10克、桃仁10克、神曲10克、金錢草15克。
療效:上方連服三貼後,患者精神轉好,已能坐起,納食增加,黃疸減輕,二便通暢,舌脈同前,仍守原方,又進六劑,鞏膜黃染消退,已能下床活動,症狀緩解出院。
按:此陰黃也,黃疸而色晦滯,舌質淡,而苔灰白,躑困而肢不溫,則陰黃之徽,故用茵陳附子湯之屬,術中發現有肝硬化病變,外候見有舌質明顯瘀斑,因此,並用三稜,桃仁,鬱金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藥,而使症狀迅速緩解,此亦可稱為溫陽利溼與活血化瘀同用之法也。
中醫治肝硬化 (共20篇) 上一篇:中醫從溼邪困脾論... 下一篇:中醫治肝硬化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