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I (Relative Strength Index),相對強弱指標,是最受歡迎的擺動指標。最早被應用於期貨買賣,外匯交易同期貨買賣相同之處是匯價的升跌最終取決於供求關係,因此,強弱指標也逐漸應用在分析外匯行情上。
RSI的原理
RSI的原理簡單來說是以數字計算的方法求出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譬如有100個人面對一件商品,如果50個人以上要買,競相擡價,商品價格必漲。相反,如果50個人以上爭著賣出,價格自然下跌。
強弱指標理論認為,任何市價的大漲或大跌,均在0-100之間變動,根據常態分配,認為RSI值多在30-70之間變動,通常80甚至90時被認為市場已到達超買狀態(Overbought),至此市場價格自然會回落調整。當價格低跌至30以下即被認為是超賣(Oversold),市價將出現反彈回升。
我們以3月25日到3月27日的鐵匯的歐美走勢圖為例,在1區顯然處於超買狀態,因而在這個時間段我們應該選擇賣空,那麼我們可以驗證下歐美確實是在下行。在2區我們可以看到處於超買狀態,那麼我們可以驗證下在隨後的一個小時里歐美確實在上漲。
在指的注意的是,在整個大盤處於上升趨勢中,超買和超賣的水平應該提升至80和40;而在下跌的趨勢中,超買和超賣的水平降低至60和20.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移動平均線趨同與趨異:於1979年提出的,它是由短期(常用為12日)移動平均線減去長期(常用為26日)移動平均線計算而來,進而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個人的理解就是短期的趨勢應該是與長期的趨勢相吻合的,因而相減後,如果為正,就可考慮賣空,如果為負,那麼可以考慮買多。
我們以3月21日至3月26日鐵匯MT4平臺的歐美走勢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