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司機跟施工員的那些事?

挖掘機作業時,經常能看到旁邊有人指揮,此處所說的施工員並不一定是科班出生,也有是私人老闆,或是鄰家大爺,挖掘機司機跟施工員處於一種合作的關係,要使挖掘機作業得到最大的效益,就離不開司機與指揮者的默契合作。那麼駕駛員該如何跟施工員大好關係呢?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工地上挖掘機司機與施工員的那些事。

方法/步驟

默契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裡所說的不是打仗,而是迅速的瞭解雙方的意圖,比如挖掘機進入工地後,需要根據施工方的要求進行作業,大部分有經驗的駕駛員,看過工地及聽了施工員的要求後就能大概明白要做什麼事,此時心裡非常清楚施工員的想法,並且腦海裡就能呈現相應的畫面,做出一定的規劃,哪怕只是雙方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

這裡簡單的舉一個例子,施工方需要你操作挖掘機挖出條長十米,寬1米,深度1.5的溝道,並且用石灰灑出一條中心線,並告知起點及中點,此時挖掘機司機就能明白要做的事,並開始作業。

但是作業中會出現雙方無法預料的其他情況,比如挖掘的時候石灰會被物料掩蓋、溝道中出現電纜及管道等等。挖掘溝道需要埋置管道,按照要求會進行測量,此時駕駛員就可以操作剷鬥將溝底壓平,根據測量結果及時對深度做出調整,在心裡沒有底時可以暗示施工員多次測量。駕駛員的經驗和技術好不好就能體現出來,有經驗的駕駛員會更多的考慮施工的效率及整體質量,做到一步到位,並且不用施工員更多的說明,將溝底的石塊、兩側不牢固的泥土及時的清理掉,避免對於後續的管道安裝產生影響。要知道時間就是效率,每減少一次對話、一次測量,那麼相應的效率就出來了。施工員和駕駛員的出發點都是保持一致的,都是為了將事情做好,兩者達到默契相信也不是很難的一件事。

挖掘機司機跟施工員的那些事

挖掘機司機跟施工員的那些事

挖掘機司機跟施工員的那些事

聽從指揮

默契是需要培養的,而聽從指揮瞬間就能明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工地的施工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式來實施的,對於大型的建築工地,每天數百人進行施工,每個人都能堅守自己的崗位,並嚴格遵守相應的規定才能保證施工井井有條。

“安全第一”是原則而不是命令,挖機駕駛員在作業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危險的工況。拿上文挖溝的例子來講,假若挖掘機所在的地面極易陷車、挖掘下一斗物料就可能挖斷電纜,切記不要盲目的施工,應當及時的告知施工員,商量出對應的方案,哪怕是不聽從命令也無可厚非,因為你要對你做的事負責,強行施工而導致的事故的案例太多了。這更像是聽從自己的指揮,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大部分還是得按照施工員的要求操作的,換一個情況,當施工員也預知下一剷鬥挖掘下去會挖斷電纜,及時的要求你停止挖掘,此刻你若是不聽從指揮,對自己技術的技術過於自負,憑著感覺強行挖掘,其後果可想而知。駕駛員聽從指揮相信也不是一件難事,更多在於自己的判斷,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挖掘機司機跟施工員的那些事

將心比心

挖掘機更換駕駛員的事情屢見不鮮,對此挖掘機老闆也無可奈何,大部分都是司機達不到施工方要求而被辭退的,當然也有部分“不良”的施工員在作怪,明明只是很簡單的事情,卻要求非常高的質量。

還是拿挖溝的事來講,挖機是機械,而機械是駕駛員操作的,不可能一點瑕疵都沒有,更沒有人工處理的好,即便是按照小時來計算時間的,駕駛員也光光只考慮作業的質量,還要兼顧作業的效率,若是質量跟效率兩者平衡不了,就會使雙方出現分歧。

其實大部分工地施工方和駕駛員都是給別人打工的,都不容易,何必為了一些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鑽牛角尖呢。為何不能“換位思考”?做錯了事情,施工員面臨的可能會是上級的一個批評,駕駛員可能會被辭退,想起TVB電視劇裡常出現的一句臺詞“發生這種事呢,大家都不想的”。

挖掘機司機跟施工員的那些事

很多時候駕駛員還是能夠跟施工員打成一篇的,相互遞過去一根菸,一杯水,甚至還在工地板房同一個房間休息、吃飯,下雨天一起出去玩耍。挖掘機壞了的時候,施工員給你幫忙拿工具;施工過程中,測量時缺人,駕駛員幫著扶測量尺;下雨天,別人都在休息,而一起去工地排水作業;夜晚加班,都一起奮鬥;這些點點滴滴的畫面難道都忘了嗎?

相信很多駕駛員在休息時,對施工員的打來的電話唯恐不及,而挖掘機老闆卻欣喜若狂,各位親愛的甲友不管你是機主還是機手在你的挖掘機生涯最常打交道的必然是施工員,無不外乎施工員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不僅是工友還會是患難與共的朋友,您在工地上跟施工員是否發生過有趣的事呢?歡迎在留言板留言,寫下你們之間的點點滴滴並分享給其他的甲友。

挖掘機司機跟施工員的那些事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