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藏獒飼養中的管理技術要點-藏獒專題?

(一)保持環境衛生 保持環境衛生,是在育成藏獒階段飼養管理的重要內容。小藏獒由於生活條件的突然改變,精神不安,食慾不良,體質減弱,極易患病,加之時令正值春天,萬物滋生,一些病菌、病毒,容易引起犬的傳染病流行,所以,加強對育成藏獒的護理和創造衛生舒適的培育環境,即成為育成藏獒培育的關鍵步驟。對一些有一定數量或規模的藏獒飼養場,首先應堅決杜絕在場內幼犬斷奶階段引人外犬,同時應堅持不懈地使用火鹼、高錳酸鉀、來蘇兒等消毒藥品對犬舍、地面、牆壁、犬用食盤進行定期消毒(每週2次)。保持圈窩乾燥,及時更換墊草,不使窩內潮溼,更不應有糞尿汙漬。

(二)保持足夠的運動量 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草原上的小藏獒除了攝食就在玩耍,互相追逐撕咬。累了就地一躺,小憩片刻,又精神飽滿地投入新的興趣活動之中。這種活動對保證小藏獒各種組織器官的發育、身心健康和精力旺盛有極重要的意義。小藏獒在活動中不僅強壯了筋骨和肌肉,為成年後背腰寬平、體格雄壯奠定了基礎,而且使小藏獒心臟搏動有力,肺活量增加,胸廓部也得到良好充分的發育。所以,採取積極的措施,儘可能讓育成藏獒得到活動和鍛鍊。在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時,放開任其追逐玩耍,每天保證有4-6小時。條件許可時,也可敞開圈欄,任小犬自由出人,僅在飼餵時才關人犬圈。這樣,小藏獒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充足的日光浴,不但得到良好的發育,而且對預防拘樓病也有極顯著的作用。

(三)及時驅蟲和防疫 通常小藏獒在30日齡時就應驅蟲。草原上的藏獒由於習慣於吃生肉,諸如牛羊肉、高原鼠兔、野兔、旱獺等,幾乎都會受到絛蟲感染。受感染的犬隻又通過相互接觸及糞便的汙染,擴大了絛蟲的感染面,蛔蟲的感染亦然。另外,在一般土壤和糞便中,都自然分佈有蛔蟲卵,習慣於隨地而臥的藏獒在體毛和面板上所沾附的蟲卵必然很多。因此,自藏獒出生開始吃奶時,就有可能在尋找母犬乳頭,吮吸和拱舔母犬的面板時受到蛔蟲、絛蟲感染。無論是絛蟲還是蛔蟲感染,都會嚴重影響育成藏獒的生長髮育。受感染犬體況瘦弱、精神委靡、被毛粗亂、食慾不振、發育不良、纖弱易病,甚至角膜蒼白、貧血和發生死亡。因此,對受到寄生蟲感染的育成藏獒及時驅蟲和診治,對保證幼犬的正常發育至關重要。 驅蟲的時間應安排在小藏獒出生後20日齡左右時最好。20日齡時,幼犬發育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尚處於哺乳階段,有母犬的護理,此時驅蟲,對幼犬不會有大的影響。驅蟲藥物目前較多,驅蛔靈、左旋咪哇等皆可,只要按劑量說明投藥,一般可以十分安全。但投藥後5-6小時,應仿效母犬舔幼犬肛門的形式,刺激幼犬排出糞便,並及時收集處理,不使幼犬二次感染。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