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秋高氣爽,氣候宜人,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然而,伴隨這秋天,還有一連串的問題容易困擾我們,例如秋乏、秋燥和秋膘。作為女性,更加要珍愛自己,積極投入到養生的行列,為自己的身體營造一個healthy cycle!
方法/步驟
第一式
子時(即23:00-01:00)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第二式
頭是是指揮和調節人體各種活動的中樞神經系統。梳頭是腦部運動最理想的方式,每天晚上睡前梳一次,能夠按摩穴道讓睡眠更安穩。
第三式
脾虛的人常常食慾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秋天不妨適度吃點健康暖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茯苓餅、芡實、山藥。
第四式
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腸胃潰瘍患者容易復發,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睡覺時蓋好被子,防止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第五式
立秋後最好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消化道不適的人在秋季應當少食多餐,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膩食物。
第六式
常吃辛辣、油膩的人,時間長了身體容易生火,積熱於腸胃,秋季調理一定要注意清洩胃中之火,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第七式
“貼秋膘”的習俗,是用於補償苦夏的損失。不過,秋天氣候涼爽,容易食慾大增,突然暴飲暴食不僅會加重胃腸負擔,而且容易導致身材走樣。
第八式
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和溼度,選擇防秋燥的護陰、滋腎、潤肺的食物。如泥鰍、鰣魚、白鴨肉、花生、山藥、白木耳、橘子、白果、梨等柔潤之品。
第九式
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甚至精力不集中、嗜睡是胃火上升的表現。對這樣的“火”要多吃清涼解毒的食物,如金銀花、決明子等,同時多喝水、多吃蔬菜。
第十式
秋天容易爛嘴角,這時候最好多吃米粉、豆類、小米這類粗糧和綠色新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