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相親相愛的十二條祕訣?

良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寶寶雖然年紀小,但父母也別“小瞧”他們,尊重孩子,才能與他們“相親相愛”。優優學現在介紹12條經典親子關係建議,讓你改善親子關係,和孩子相親相愛。

親子關係的發展分期

  1、生理共生期

  (自懷胎到嬰兒出生三個月)只滿足基本需求,對人無差別反應。運用訊號行為維持與照顧者的親近關係。

2、萌芽時期

  (自3個月~6個月)有選擇的社會反應行為。對人物進行定位和表現訊號行為。對母親或代理母親職責的人表現出自發性的喜悅情緒和與眾不同的依附。

3、穩定時期

  (6個月~8個月)開始對一個或幾個人的固定訊號作出反應,對始終照顧自己撫育照料的父母親明顯的表現與眾不同的依附行為。A反應集中熟悉的特定物件。B尋求與依俯物件的身體親近。

4、進展時期

  a、嬰兒後期的親子關係(8個月~1歲):懂得否定,例:推開奶瓶表示不要,此時期表現為主動、積極、親密的親子關係。

  b、幼兒期的親子關係(早教0-3歲):3歲是關鍵期,表現出分離焦慮,依附母親。

  c、兒童期的親子關係(早教6-12歲):不再以父母給予為主,接受社會環境。

  d、青年期的親子關係(12歲~20歲):重新省悟親子關係之依附結構,改變依附表徵,是能擴充套件愛他人能力的最佳階段。

改善親子關係的方法

  1、記住自己的角色:父母

  你的職責是保護自己的孩子,同時幫助他準備好長大成人。比成為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父母要成為一名領導者和一位充滿耐心的老師。記住,該堅持立場的時候就要堅持,孩子需要管教。

 2、有話慢慢說

  對孩子發火,情緒激動,是無法解決事情的。無法控制情緒怎麼辦?那就自己呆一會兒,平靜一下。當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平和時,父母就起到了最佳的表率作用,身體力行地教給孩子如何控制情緒和壓力。

3、別太嘮叨,多聽孩子說

  青少年和成人一樣,都希望被尊重和重視。成為孩子“安全”的訴說物件。

4、掌握好平衡

  父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平衡好與孩子保持親密關係的同時,給予孩子一定空間和私人領地之間的平衡。這的確不容易做到。但是這對越來越獨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需的。

5、孩子一直在觀察,父母要做好表率

  想讓你的孩子成為值得信賴、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那麼做好表率吧,讓他們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你身上的這些閃光點。

6、愛的親親

  在爸媽溫柔的親親下醒來,寶寶比較不會有起床氣,而晚安吻更是能給寶寶有備受呵護的感覺,有助於一覺到天亮,如此一來,寶寶一天的開始與結束都能在充滿愛的情境下進行。育兒專家表示,除了早安吻與晚安吻之外,對寶寶來說,親親代表著爸媽的愛與肯定,具有正向的意義,因此,爸媽平常不妨多給寶寶親親當成鼓勵。

7、說明自己的期望

  清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期望,並保持一致性,讓孩子有“法”可依,這樣他們就會更明確自己應該如何做。

  8、尊重想法

  寶寶雖然年紀小或不懂事,卻一樣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想法、意見。育兒專家表示,爸媽如果希望培育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寶寶,就不該採取強迫式的態度,一味地要求寶寶接受爸媽的想法、觀念,否則很可能會引起更大的反彈,有損親子關係,建議當寶寶與爸媽意見相左時,可先試著瞭解寶寶的想法,並從中取得平衡處理。

 9、傾聽

年幼的寶寶說起話來也許顛三倒四、不合邏輯,但寶寶願意和爸媽“分享”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當寶寶在說話時,爸媽應該全神貫注地聆聽,不僅能夠更瞭解寶寶的想法,也能讓寶寶覺得自己是被在乎、被重視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