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發現與開採?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1.0克/釐米,粘度範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60攝氏度),沸點範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87%)、氫(11%~14%),其餘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儘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

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效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石油的發現、開採和直接利用由來已久,加工利用並逐漸形成石油煉製(簡稱煉製)工業始於19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40~50年代形成的現代煉油工業,是最大的加工工業之一。19世紀30年代起,陸續建立了石油蒸餾工廠,產品主要是燈用煤油,汽油沒有用途當廢料拋棄。19世紀70年代建造了潤滑油廠,並開始把蒸餾得到的高沸點油做鍋爐燃料。19世紀末內燃機的問世使汽油和柴油的需求猛增,僅靠原油的蒸餾(即原油的一次加工)不能滿足需求,於是誕生了以增產汽、柴油為目的,綜合利用原由各種成分的原油二次加工工藝。如1913年實現了熱裂化,1930年實現了焦化,1930年實現了催化裂化,1940年實現了催化重整,此後加氫技術也迅速發展,這就形成了現代的石油煉製工業。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煉製為化工產品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現代的石油化學工業。1996年全世界的石油加工能力為38億噸,我國為1.4億噸。大型煉油廠的年加工能力已超過1000萬噸。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