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於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腦出血後遺症嚴重的病人會偏癱,全身癱瘓,四肢功能障礙,口眼歪斜等等的症狀讓人慘不忍睹,真是一人患偏癱,全家無笑顏!
恢復期治療對於腦溢血後遺症患者來講非常重要。目的就是改肢體麻木障礙、語言不利等症狀,使之達到最佳狀態;並降低再次出血的高複發率。尤其是在恢復肢體運動障礙方面更為顯得突出。目前認為腦溢血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症,實驗及臨床研究表明,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可塑性,在大腦損傷後的恢復過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
工具/原料
肢體運動康復儀,電視,書籍,收音機
腳踏車
方法/步驟
使用家用型的肢體運動康復儀來對受損的肢體運動恢復。
它本身以以神經促通技術為核心,使肌肉群受到低頻脈衝電刺激後按一定順序模擬正常運動,除直接鍛鍊肌力外,通過模擬運動的被動拮抗作用,協調和支配肢體的功能狀態,使其恢復動態平衡;同時多次重複的運動可以向大腦反饋促通訊息,使其儘快地最大限度地實現功能重建,打破痙攣模式,恢復肢體自主的運動控制,尤其是家用的時候操作簡便。這種療法可使癱瘓的肢體模擬出正常運動,增強患者康復的自信心,恢復患者的肌張力和肢體運動。脈衝頻率:治療檔為400Hz±20%,按摩檔為40Hz±20%
語言功能訓練
要耐心細緻地一字一句進行練習,練習時,注意力要集中,情緒要穩定,說話節奏宜慢,先從簡單的單字、單詞練習。鼓勵病人大膽與人交談,也是一種語言鍛鍊的方法。同時還要配合病人聽,以鼓勵他說的自信。無論病人是否說明白或你是否聽懂適當的表達對他的鼓勵,很重要。除此之外,還要多看看電視,讀讀報紙,聽廣播。
肢體功能的鍛鍊
坐臥練習:由家屬扶病人反覆作起坐、躺下動作;或在床的腳端拴一根繩子,讓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繩子自行作起臥訓練。
上肢鍛鍊:護理人員(或家屬)站在病人患側,一手握住患側的手腕;另一手置肘關節略上方,將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轉運動;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運動。
下肢功能鍛鍊:一手握住患肢的踝關節,另一手握住 膝關節略下方,使髖膝關節伸、屈、內外旋轉、內收外展。 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個趾的活動。也可讓病人坐在凳子上,進行行走練習,進一步可攙扶病人行走練習。
日常生活動作鍛鍊:家庭護理的最終目的是使病人達到生活自理或協助自理。逐漸訓練病人吃飯、穿衣、洗漱、如廁及一些室外活動,由完全照顧過度到協助照顧,直至生活自理。
電動腳踏車康復器練習,能夠提高大腦功能和身體健康水平。適合重度偏癱或雙下肢不能運動者。較適合老人和沒在醫院做過專業康復的患者使用。
心理療法
可以通過引用成功例項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暗示,使得患者堅定接受康復訓練的信心和勇氣。要耐心傾聽患者術後的傾訴,深入瞭解患者的內心活動與實際需要,並且對患者進行與腦血管疾病相關的健康宣教,對於患者存在的錯誤信念及觀念及時進行糾正,使得患者對於恢復期的治療有正確的認知。
注意事項
一旦病情穩定,即應進行運動康復治療,早期對癱瘓肢體進行按摩及被動運動,逐漸進行主動運動;
患者應保持樂觀、平和的情緒。應儘量少吃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多的食物,嚴格控制食鹽攝人量;禁止吸菸、飲酒、飲咖啡、飲濃茶;可多吃香蕉、蘋果、山楂、花生、豆類、豆製品、脫脂奶粉、魚、菠菜、洋蔥、蘋果、桂圓和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