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他們也會有情緒“問題”,如越來越對抗、越來越封閉、越來越富有攻擊性、越來越膽小……等等。父母常常想改變寶寶的壞脾氣,但卻收效甚微。其實,“改變”寶寶不見得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在很多時候,問題的原因並不在寶寶身上,而在父母。當父母的行為妨礙了寶寶“情緒流動”的時候,他們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那麼,怎樣才能讓寶寶的情緒“流動”起來呢?
案例:事與願違的“堅強”教育
一個3歲的小男孩,爸爸在外地工作,所以,見到爸爸的機會很少,基本上都跟媽媽在一起。媽媽很擔心男孩缺乏男性長輩的影響會變得女性化,為了讓他有個小男子漢的模樣,媽媽對孩子的要求就特別嚴格,而且會有意識地少給他關注,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他變得更堅強、更獨立。比如男孩摔了,媽媽是不會扶他起來的。如果摔痛了,男孩哭了,媽媽不僅不安慰他,還會來上一句:“孩子,你是男子漢!男子漢不可以哭!”如果男孩繼續哭。媽媽在溫和地勸過幾次後,就會失去耐性:“男孩,輕輕摔一跤,一點都不痛,不許哭了!再哭,媽媽就生氣了!”一聽到媽媽說生氣了,男孩就會抽抽搭搭地壓抑著哭聲,變得安靜下來。令媽媽沮喪的是,雖然她在努力培養一個勇敢堅強的男子漢,但這個“男子漢”一點都不爭氣,還是動不動就哭。令媽媽感到非常困惑的是自己明明對男孩已經很“狠心”了,總是在逼著男孩堅強起來,可男孩為什麼反而變得越來越嬌氣呢?
解讀:錯誤教育方式妨礙了孩子的“情緒流動”
男孩摔倒了,他感覺到了痛,這種感覺很真實,不會因為媽媽說不痛就消失。在男孩還沒有更好的方式來排解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時,他們總是會這樣。 哭是一種對痛覺最原始的表達方式,所以他就哭。而媽媽“不痛”的說法否定了傑夫的感覺,時間長了,他會越來越懷疑自己的感覺是否真實。在媽媽的呵斥下,他勉強壓制住了哭的衝動,但是,那種痛苦的感覺依然存在,並沒有消失。可是下一次這種痛苦的感覺來臨時,他還是會哭泣,因為他沒有更好的方式來排解情緒。同時,媽媽的勸說與呵斥給了他更多的關注,如果不哭,媽媽就很少關注他。因此,他會依賴哭來吸引媽媽更多的注意,他的行為很難得到改善。
當然,也有些寶寶可能會轉向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無視自己的感覺,逐漸變得麻木。
事與願違的“堅強”教育妨礙了孩子的“情緒流動”,孩子們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所以,讓孩子的情緒“流動”起來,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