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初夏,高溫天氣給人們帶來一系列不適:心煩、失眠、食慾不振、上火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大,營養消耗大,營養物隨著汗液流失,體質虛弱者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那麼,夏季改如何養生呢?初夏養生小常識一定要掌握。
一、夏季失水多,勤“補水”
喝多點水,而且是溫水比較好,每天要喝七八杯白開水。身體要隨時保持水分和補充水分,水在人體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明,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頭髮、骨骼、牙齒都含有水分,隨著天氣漸漸的炎熱失水會比較多,易使面板乾燥,皺紋增多,加速人體衰老。另外礦泉水、冷茶,牛奶,蘋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飲料。
二、應時起居
夏季則宜晚睡早起,中午儘可能午睡。切記不能在樓道、屋檐下或通口的陰涼處久坐、久臥、久睡。更不宜久用電風扇,因夏令暑熱外蒸,汗液大洩,毛孔大開,易受風寒侵襲,吹的時間過久可能會引起頭痛、腰肌勞損、面部麻痺或肌肉痠痛等。另外,夏天炎熱,易生菌,保持床鋪整潔不但可使人有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而且還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
三、保健要“養陽”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生之道也。”炎熱夏季,很多人會患空調病,人們白天夜裡都開著空調,室內外溫差可以達到十幾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飲,肯定會傷陽氣。因此,要注意居住環境不要過於潮溼,不要過多吃冰凍及涼食,夜間空調的溫度不要開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陰冷的地方過夜。
四、儘量穿淺色衣服
深色衣服會吸收陽光,使人體溫升高燥熱;同時蚊子有趨暗的習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別是黑色。
五、補充鹽分、鉀和維生素
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慾不振等症候。熱天建議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蔥、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鉀。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人體夏季大量排汗,氯化鈉損失比較多,故應在補充水分的同時,注意補充鹽分。每天可飲用一些鹽開水,以保持體內酸鹼平衡和滲透壓相對穩定。
五、飲食清補,多吃“苦”
在飲食滋補方面,熱天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溼為原則。肥甘厚味及燥熱之品不宜食用,而應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
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迴圈、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
七、面板瘙癢注意事項
夏季出遊,因日晒而導致面板瘙癢、幹疼時,可塗少量膚輕鬆等軟膏,不要用熱水燙洗,也不宜用鹼性大的肥皂清洗,以免刺激面板,加重症狀。
八、適量運動
夏季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人體能量消耗很大,運動時、也要控制好強度。特別是運動後別用冷飲降溫,有的人運動後習慣吃冷飲。事實上,在身體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吃冷飲會傷害腸胃。運動後溫稀鹽水是最好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