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凸術後的功能鍛鍊及健康教育?

脊柱側凸術後的功能鍛鍊及健康教育

脊柱側彎是指脊柱的1個或數個節段向側方彎曲伴有椎體旋轉的三維脊柱畸形,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1%左右,是危害青少年的常見病,可影響心肺功能。脊柱側彎不但使人體的優美形態遭受破壞,嚴重者會影響心肺的發育和成熟。它的矯正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嚴重的畸形常常需要在行脊柱前路鬆解的同時行後路脊柱融合矯形術。重視健康教育及術後功能鍛鍊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功能鍛鍊:①術後第1天,囑患者行伸屈膝、髖關節及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雙上肢自主活動。

②第2天,囑患者通過擴胸運動、腹式呼吸、提肛運動等行腰背肌鍛鍊。

③第3天,雙下肢交替直腿擡高,預防脊柱術後神經粘連;嚴禁患者坐起,防脊柱扭轉。

④1周後,根據醫囑搖高床頭,禁止患者腰部屈曲。

⑤2周後,遵醫囑囑患者在佩戴支具早期下床,活動範圍和強度應循序漸進。活動時多做四肢運動,避免做軀體側屈、扭轉、彎腰等動作。避免疲勞,同時注意有無呼吸困難、頭暈、腹脹等不適症狀。

健康教育:①術後6 h後從飲水開始進流質飲食,如無不適可由流質飲食逐漸過渡至易消化、可口、營養豐富的普通飲食。少食多餐,多食富含高鈣的食物,如蝦皮等。鼓勵患者多飲水,多進食含鐵及維生素豐富飲食。

②術後2~3 h幫助患者軸線翻身1次:使軀幹呈一直線,保持患者的肩、胸、髖部成一字型,翻身至身體與床面呈45°位置,身下墊軟枕,防止脊柱上下部分反向扭轉,並按左側位45°至平臥再至右側位45°更換體位。按摩受壓部位。翻身時動作要輕柔,禁忌拖拉病人。囑病人不可扭曲脊柱。

③佩帶支具3~6個月,除沐浴及睡覺外其他時間都應佩帶。術後半年患者應避免進行體育運動,應儘量減少脊柱活動。要保持正確的站、坐姿、走路姿勢,應隨身高調整座椅和書桌高度。加強營養及腹肌、背肌的鍛鍊。搬取重物時減少身體負重,擡物品或撿東西時,儘量保持腰背部平直,以下蹲彎曲膝部代替腰部,使物品儘量靠近身體。上肢禁止提拉重物,不做上身前屈動作,減少脊柱活動,預防撐開鉤滑脫。定期複查,術後1、3、6、12個月來院複查,青少年4個月後恢復良好者可上課。

功能, 醫療, 脊柱, 側凸,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