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第1輛車的時候,很多的購買人都會考慮車輛保值不保值的問題,因為大家都知道新車在購買後,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車輛貶值情況。所以在購買新車前瞭解車輛殘值率的計算方法和影響車輛殘值率的因素是很必要的。
步驟/方法
瞭解什麼是二手車的殘值率。殘值率,通俗地說,就是一輛車用了幾年之後,還值多少錢,將這個金額與當年的同檔次新車價格作比較所得的比率。比如,一輛捷達2003年購買時花費8萬元,兩年後,這輛捷達在舊車市場的行情是5.8萬元,殘值率為72.5%。殘值率越高,舊車就越值錢。
多因素決定二手車殘值率。汽車常被人稱作“出了4S店就貶值的商品”,這是所有車型都逃不過的規律,但是一輛殘值率高的車往往可以在2手車市場上賣個更好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消費者的用車成本。到二手車市場轉一圈您就會發現:由於殘值率不同,即使外觀上相差不多的兩輛車,售價上也可能相差上萬元。影響二手車殘值率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品牌,其次是新車的價格降幅,如果新車的價格比較堅挺,價格下降的幅度比較慢的車,其二手車的殘值率就高;再就是車輛的換代週期比較長,一直能夠在車市上暢銷的車,其殘值率也高,二手車的價格也會比較堅挺;供貨一直不足,而車型較為暢銷的車殘值率也相對較高。當然,使用者的口碑好,其表現的耐久性強,故障率低也會提高其殘值率。殘值率高的車型還有,生產批量大而維修保養方便,花費比較少的車;長期使用之下油耗依然比較低的車,這些車在二手車市場上都很受歡迎,殘值率也相對較高,比如當年的老皇冠,一款十幾年的車還能賣十幾萬元,而且在市場上還搶著要,這就是高品質車在二手車市場搶手的典型代表。高階轎車價值縮水最迅速。相對來說,銷售和服務網路健全的大品牌車型,汽車的殘值要高得多。同一種車型的汽車,從出廠的新車到使用報廢,在使用的各個階段,由於車子的質量、技術不同,車型及配置、成色不同,“殘值”價格也有所差異。車子在使用頭3年時,其殘值率最高,在臨近車子報廢的後3年時,殘值率也高。
買賣二手車要利用好殘值率對於普通市民來說,不管是要買一輛二手車還是賣一輛二手車,這裡面都有較大的學問,一定要了解殘值率的知識,利用好殘值率。
對於買車者來說,要注意新車的降價,新車市場價對二手車車價的影響非常大。二手車價格是按照新車來折算的,新車降價一萬元,雖然舊車降不了一萬元但是也會有很大貶值。近幾年新車降價比較快,很多車型價格只有幾年前的一半,例如,2002年前後波羅差不多賣15萬元,如今只賣8萬多元,舊車估價自然就更低了。現在2002年的波羅市場價一般為5萬多元,已經算是很保值的車型了。大假前一般是車輛降價的高峰期,所以要賣舊車最好在大假前一個多月出手。
對於賣車者來說,也要掌握這方面知識,一般來說,業內在計算一輛二手車價值時的習慣是“10年折舊法”:前3年每年按價值減少15%來計算,中間4年每年按價值減少10%來計算,最後3年每年按價值減少5%來計算。二手車專家綜合新車車價變化、折舊率和車況變化規律等方面建議,第三年賣車或者第六年賣車最划算。因為第三年賣車,新車價格還不至於有太大變化。那時候換車,車價還沒有跌得太低。而如果超過三年後,就寧願再開幾年,等車開到第六年後,車輛開始出狀況,再賣也不遲。另外,專家表示,買車不是買房,除收藏車外,汽車基本上沒有升值的可能,新車一到手,就開始貶值。其中“落差”最大的則是那些“次新車”,即車主購車在1~3年左右的車型,它們包含了可以超過15%的年降價貶值和正常折舊。
注意事項
看來在買新車的時候是必須要了解車輛殘值率的,像文章中說的影響二手車殘值率的因素購車人也都是應該瞭解和記住的。掌握最佳的賣車時機更可以將車賣個好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