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在大多時候,想努力,卻因為缺乏刻意訓練,沒有產生成果而感到失望,進而產生焦慮感。焦慮是某種壓力的體現。壓力有閾值大小之分,未超過一定的臨界點,就會形成動力,超過就會形成逃避。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遇到壓力能解決問題,有些人則不行,因為每個人的壓力閾值點不一樣,抗壓力程度不一樣。
工具/原料
練習時間。
思考。
方法/步驟
明確產生壓力的原因。
壓力過大有3個原因:1,能力不匹配。2,工作量大。3,拖延習慣。這3樣會綜合發生作用。一個人一開始定了一個不切實際,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
比如,有的人學習英語,決定一天背60個單詞,堅持幾天,覺得量太大,時間不夠,慢慢懈怠了,計劃中途擱淺。
所以,努力也請量力而行,定一個自己能承受一定壓力的目標,循序漸進的完成,才能保證你的刻意練習能產生效果。
學會消除焦慮與自我激勵,讓自己不會輕易放棄。
這裡史方柱Kobe推薦自己親身實踐體驗過的方法:有氧運動+激勵歌曲。建議以慢跑為主,跑步時聽歌最方便。運動大量出汗的時候,可以把肌肉內的壓力激素皮質醇排除,焦慮感就會降低,同時身體容易產生內啡肽激素,讓你產生愉快感。在這雙重作用下,會讓你暫時性的遠離負面思想。
而身體的運動,也會讓大腦放鬆,甚至是激發思維快速運轉。如果你是從事創造性的工作,這個方法既可以幫助你消除焦慮,又能帶來靈感,加速工作效率。
參考遊戲模式,製造反饋機制。
很多人為什麼看一小時課本會感到很難受,精神渙散;而玩一小時遊戲卻精神抖擻,興奮異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看書不是一個可以讓你馬上產生收穫和反饋的行為。國際英語史方柱Kobe認為,我們完全可以借鑑遊戲的機制,運用在我們的學習中。
每學完一段時間,或一段內容,就給自己一個獎賞激勵反饋,以及資訊記錄。獎賞激勵可以讓你馬上產生反饋和收穫感、愉悅感、甚至多巴胺,藉此來『欺騙』大腦,認為學習其實是件很開心的事情,人的本性是唯樂原則,開心就會激勵你不斷重複這件事。
注意事項
明確態度,學習焦慮是正常現象,不用恐慌。
按照方法,耐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