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掛艾葉的由來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端午節掛艾葉的來歷是什麼?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傳說過端午節在家門口掛艾葉的習俗和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有關。唐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向披靡。官府散佈謠言,說黃巢軍隊所到之處,殺人如割草。百姓聽傳言後都急忙逃難。有一日,黃巢率兵打到河南鄧州城。他喬裝去察看地形,看見一個村婦女手拉著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懷裡卻抱著一個五六歲的大男孩匆匆逃難。黃巢很納悶便去詢問,村婦說:“縣衙今天挨門傳令,說黃巢馬上要血洗鄧州,大家快逃命吧!” 黃巢問:“那你為什麼拉著小的,抱著大的?”村婦稱:“大男孩的父母都已被亂軍殺死。小的這個是我的親生兒子,萬一黃巢追來,我寧肯丟掉自己的孩子,也要留下鄰家的獨苗。”黃巢聽後大為感動,拔劍砍倒路邊兩株艾草,交給村婦說:“大嫂,你快回城傳話,讓窮人門上都插上艾葉,有這個記號,保管不會受到傷害。”此訊息很快傳遍全城,當晚窮人家門上都插上了艾葉。第二天正好是五月初五,起義軍攻下鄧州、殺了縣官,而百姓未受到一點傷害。
傳說
傳說一、避黃巢之亂
至唐黃巾***改為黃巢,網友“阿海”發現了這一處錯誤,在此表示感謝。黃巾起義是東漢末年的事情,6月20日記***起義時,黃巢義軍攻打中原地區,時值端午。當地官員於是放出風聲:“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動員民眾逃離家園,是為"走黃巢"。實際是使義軍無法與民眾接觸,以制義軍不斷擴大之勢。中原地區某戶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婦人與二個小孩,一小孩為親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遺孤。親生的小孩剛能行走,她嫂子的遺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歲。
婦人一人帶二小孩逃難,揹著她嫂子的遺孤,卻讓自已剛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卻落在後頭。走不多遠,遇一黃衣人,問:“嫂嫂為何不讓大小孩走路,而讓小的小孩走路?”婦人如實相告,黃衣人聽後甚為感動,道:“你危難之中行忠義之事,已破黃巢之刀,黃巢已無法取你人頭,其實你只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義之家,黃巢便無奈你何。”言罷竟忽不見。婦人認為是仙人指點,於是回家依言而作,並沿途叫逃難之人插艾草可破黃巢之刀云云。因此婦人平時善良,多行善事,諸多民眾都相信,依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黃巢”,在家中過端午節。
果然,義軍過境,見家中插艾草的人家,無人打擾,隨軍的醫生還為民眾看病,問疾苦。一時婦人遇仙人指點之事在各地傳開,平民之家,不再“走黃巢”,紛紛插艾草過端午,並效婦人行忠義之事。其實,黃衣人是黃巢義軍的前鋒謀士,武藝高強。義軍所到之處,都是無人村,義軍無人支援,成了孤軍。謀士知有蹊蹺,化成便衣,獨自尋找原因,遇是了婦人。忽然不見,只是縱身跳上大樹隱藏起來了。
謀士小施一計,不僅破了官府的:“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謠言,為義軍獲得民眾支援,又使民眾積德行善成風,世人於是將此傳統繼承下來,成為今天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陸河人為客家人,多為中原遷移到陸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黃巢”“插艾草”的習俗。
傳說二、避免受伍子胥軍士騷擾
傳說伍子胥率兵為父兄報仇,途中遇一婦人,領著一個年齡很小的孩子,揹著一個年齡較大的孩子逃避戰亂。伍子胥叫人抓住該婦人。***伍子胥父兄都是重臣,卻被楚王誣陷殺害,伍子胥恨自己的家鄉,所以覺得該婦人也是壞人***,問她為何不揹著小的孩子?婦人說揹著的孩子是丈夫的妻子的孩子,領著的確實自己***小妾***親生的孩子。伍子胥念她忠義,告訴婦人回家,並在門上掛艾草作為記號,命令軍士不得騷擾有艾草的家。
結果伍子胥的兵士果然沒有騷擾,從此,門上掛艾草成為了一項民俗。希望能夠躲避災禍、辟邪、防蚊蟲。
閱讀延伸:端午節艾草的食用價值
艾草,自古在民間即有食用、祛風邪等用途,端午節有些嶺南人士,除了會以糯米摻艾草製成“艾飯”等應節食品之外,還有人將艾草、茅草、抹草、柳枝、桃枝等藥草懸掛門口,當作避邪之物。
首先準備好糯米乾粉,磨得越細越好,艾草準備多些,芝麻、花生適量,豬油適量,黃片糖和白糖適量,柚子樹葉或者芭蕉葉若干。
艾草用清水洗淨後,入大鍋裡煮開,其間加一點點蘇打粉一起同煮,這樣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爛,煮好艾草好,撈出再用清水洗淨,然後擠幹水分備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淨後,分別入鍋裡炒香,然後放入攪拌機攪碎備用,黃片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餡裡,再加入適當的豬油和白糖,攪拌均勻後,製成艾餈粑的餡備用。
小年夜具體有什麼習俗以及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