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例電腦病毒是什麼
計算機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壞性,更有害的是具有傳染性,一旦病毒被複制或產生變種,其速度之快令人難以預防。傳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徵。在生物界,病毒通過傳染從一個生物體擴散到另一個生物體。在適當的條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並使被感染的生物體表現出病症甚至死亡。以下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第一例電腦病毒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上第一個電腦病毒是什麼?產生了什麼危害?
自從美國學生弗裡德-科恩以測試電腦保安為目的編寫首個電腦病毒以來,全球電腦 病毒到本週迎來了二十週歲的“生日”,目前世界上約有6萬多種電腦病毒,它們已經從最初給使用者帶來小麻煩發展到嚴重威脅電腦和網路的安全。
病毒寫手已經開始利用最新的技術,而且病毒也開始通過網路進行更加快速的傳播並引發混亂。科恩在南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編寫了世界上第一個電腦病毒,他將病毒載入到了一個名為VD的圖形軟體中,然後病毒隱藏在VD軟體中並通過電腦系統進行傳播。
科恩編寫這一電腦病毒的最初目的僅僅是為了實驗,他發現自己的病毒可在不到一個小時內傳播到系統的各個部分,最快的傳播速度是5分鐘。
科恩1983年11月10日在一個電腦安全研討會上公佈了自己的研究結果,科恩在論文中充滿預見性地指出:“病毒可在電腦網路中象在電腦之間一樣傳播,這將給許多系統帶來廣泛和迅速的威脅。”
電腦病毒首先針對IBM電腦編寫,此類電腦病毒中最早的一個是1986年出現的“Brain”病毒,它來自巴基斯坦,很明顯編寫人是為了監視對他們電腦程式的盜版行為。隨著“Brain”電腦病毒的出現,此後名為“Lehigh”、“Jerusalem”、“Cascade”和“Miami”的病毒也紛紛問世。
1987年10月,在美國,世界上第一例計算機病毒巴基斯智囊病毒***Brian***發現,這是一種系統引導型病毒。它以強勁的執著蔓延開來!世界各地的計算機使用者幾乎同時發現了形形色色的計算機病毒,如***、IBM聖誕樹、黑色星期五等等。
第一例計算機病毒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