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寓言故事文章
寓言是一種兼有哲理性、諷喻性、故事性的文體。關於兒童喜歡的寓言故事文章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智辨盜賊
陳述古是樞密院直學士。那一年,他走馬上任到建州浦城縣擔任縣令。
陳述古剛到任沒幾天,便遇到審理一宗盜竊案。根據案子線索,他派人將好幾個盜竊嫌疑犯抓捕歸案。可是這些人都拒不承認自己偷了東西,都說自己冤枉。陳述古先讓衙役把這些嫌疑犯帶下去,再作計較。
第二天,陳述古將這些嫌疑犯全都帶上來,他對這些人說:“你們中誰是真正的罪犯,本官自能查個水落石出。後院廟裡有一口鐘,它能分辨誰是盜賊,極為靈驗。”他讓下屬將這些嫌疑犯一行人帶到官署後院,陳述古嚴肅地對他們說:“你們進去走到鍾邊,每人用手摸一下鍾。沒有偷東西的人,摸這口鐘時,悄無聲息;偷東西的人摸這口鐘時,鍾會發出洪亮的響聲。”
接著,陳述古親自率同僚們先站在鍾前圍成一圈,閉目祈禱,十分肅敬。祭祀完畢,又用帷帳將鐘罩起來。然後,命抓來的嫌疑犯每人伸手去帷帳裡摸鐘。都摸完了,卻沒聽到鍾發出半點聲響。那真正的盜賊心中竊喜,他混在這些嫌疑犯中慶幸自己聰明,躲過了大鐘的檢驗。可是,在出廟門時,陳述古命這些嫌疑犯一個個伸出手來檢查,發現手上都有墨汁,唯獨一個人手上沒有墨汁。陳述古厲聲喝道:“將此盜賊拿下!休得矇混過關!”盜賊冷不防嚇得心驚肉跳,自知已是逃脫不過,只得從實招認自己便是那個偷東西的盜賊。
原來,陳述古用帷帳將鐘罩起來之前,已先命人將墨汁塗在了鐘上。他判斷那些人的心理,沒偷東西的不怕摸鐘會發出聲響,而偷了東西的賊定然不敢摸鐘,因為他唯恐鍾會發出聲響而暴露了自己,因此他的手上沒有墨汁。那個盜賊自以為聰明,他伸出手去假裝摸鐘卻並未摸,正好中了陳述古的妙計。
篇2:戴甕帽的傻子
樑朝時候有一家人家,一屋都是痴傻。有一天,父親把兒子叫來說:
“你給我到集市上去買一頂帽子回來。我聽別人說,帽子是套在頭上的,要能裝得下腦袋才行。你上集市去一定要找那樣的帽子才能買。”
兒子按父親的吩咐到集市上買帽子,他到處找,找到一個別人說是賣帽子的地方。掌櫃拿出一頂黑色的綢帽給他,那帽子是疊著的沒有開啟,這個傻兒子看了半天也沒找到能套下腦袋的地方,他放下綢帽就走了。接著,他又走了好多店鋪,找了一整天也沒見到他所想要的帽子。在他準備回家的時候,他忽然看到一個賣甕的小店,裡面擺放著一個個大口的甕子,甕子是空的,正好可以容得下人的腦袋。他想,這大概就是帽子了,於是他把甕買回了家。
他的父親也以為這就是帽子,將甕拿起來往頭上一戴,便連臉和脖子都套進去了,結果什麼也看不見。這個傻父親每次戴著“甕帽”外出,鼻子在裡面就被磨得生疼,而且被堵得氣都很難出,憋得心裡慌。然而,他以為帽子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他還是常常忍痛戴著它出去。久而久之,鼻子磨破了皮,生了瘡,脖頸處也被磨得長了厚厚的繭。到這種地步,他還是不願意把這“帽子”摘下來。只不過,從此以後,他每次戴上帽子就疼痛難忍,於是只好戴著帽子坐在家裡,而不敢出外行走了。
戴帽子本來是為了使人更舒服一些,連這樣起碼的、簡單的道理都想不到,寧肯吃虧、忍痛也不肯向他人請教一下,當然只有吃虧到底。這也是那些既無頭腦又執迷不悟的傻瓜的必然結果。
篇3:許綰的智慧
魏王決定建造一座很高很高的臺閣,它的高度恰好是天與地之間距離的一半,並將這座高臺起名叫“中天台”。很多人知道魏王這個決定後,都覺得很荒唐,於是紛紛前來勸阻魏王。魏王感到非常生氣,他傳下命令說:“誰要再來反對我的決定,一律殺頭!”這樣,大家都不敢再說什麼了,只是在心裡著急。
一天,有個叫許綰***wan***的人揹著筐,拿著鐵鍬到王宮來求見魏王。他對魏王說:“聽說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願前來助大王一臂之力。”
見到這個前來幫助建造高臺的第一人,魏王感到很高興。魏王問他:“你有什麼力量能夠幫助我呢?”
許綰說:“我沒什麼了不起的力量,我只是能幫助大王您商量建臺的計劃。”
魏王連忙高興地問他說:“你有什麼高見?快講來我聽。”
許綰不慌不忙地說:“大王您在建造高臺之前,先得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魏王很不理解地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許綰說:“請大王聽我分析。我聽說天地間相距15000裡,中天台的高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裡,要建7500裡高的臺,那麼臺基就得方圓8000裡。現在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也遠遠不夠做臺基的。古時堯、舜建立的諸侯國,土地一共才方圓5000裡。大王要建中天台,首先就得出兵討伐各諸侯國,將各諸侯國的土地全部佔領。這還不夠,還得再去攻打四面邊遠的國家,得到方圓8000裡的土地之後,才算湊齊了做臺基的土地。另外,造臺所需的材料、人力,造臺的人需要吃的糧食,這些都要以億萬為單位才能計算;同時,在方圓8000裡以外的土地上,才能種莊稼,要供應數目龐大的建臺人吃飯,不知道還得要多大的土地才夠用呢。所有這些,都必須先準備好了,才能動工造高臺。所以,您應該先去大規模地打仗。”
許綰說到這裡,魏王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後來,魏王當然是放棄了造中天台的想法。
許綰勸說魏王,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使魏王明白自己所要建的“中天台”只不過是毫無客觀基礎的盲目蠻幹,它當然不可能實現。
猜你喜歡:
1.兒童寓言故事8篇
2.兒童寓言故事文字版大全精選
3.中國兒童寓言故事大全精選
4.適合兒童看的寓言故事
5.兒童寓言故事文字版精選
兒童童話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