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自備稿件散文
每個人的聲音條件和用聲方法各不相同,音域的寬窄、音色的虛實、共鳴的使用、吐字的技巧等各具特色,在朗誦時,自然不可能千篇一律。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篇1
相信愛,還在原地等待。
我的身影,依然漂浮在你眼中。
風輕輕的吹過。吹起我的絲絲長髮,
吹起你我的點點痕跡,點點夢的飛絮。
相信你,還在原地等待,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咖啡,
熟悉的芳香,熟悉的淡淡味道。
相信花,還在原地開放。
紫色的玫瑰,紫色的芳香。
紫色的童話,紫色的清夢。
相信風,還在原地等待。
吹開玫瑰的花絮,吹開遺落的記憶。
吹開潮汐的碧波,吹開柳絮飛舞的痕跡。
相信心,還在原地等待。
等待你我的歸期,等待你我的再續。
等待你我的相依,等待你我的永生守望。
篇2
九月,如期而至
夏天,隨著綿綿細雨、濛濛水霧離我們慢慢遠去
秋天,沒有刻意的等候,九月,如期而至
九月的雨是一種透徹的寂寞,
九月就如同一個正值青春的小夥,
天真的他,忽而晴空萬里,忽而陰雨連綿
抑鬱的他,擁有八月般年少的氣旺,卻給人一種蕭瑟
九月嬉戲般的拂過大地的“臉龐”吹落了一片片枯發
它就像是一個優秀的理髮師,剪去了數不盡的枯葉
染黃了田間的綠洋,帶來豐收的希望
九月的美,是一種淒涼的美,喚起無數人的過去
九月的美,清秋明朗,是一年中最豪邁暢快的時節
最具活力的時刻是春暖花開,
但生命最驕傲的時刻不是開花而是結果
九月的情,盡寫生命的本色,引文人墨客流連九月
令人寧靜致遠深深思戀,感懷自己的渺小短暫
九月,暮色秋容,一個輪迴即將走到盡頭
九月把無盡的思戀留給了人間,
清秋明月心爽氣寧,體會淡淡的謝別之情
九月,沒有太多的回憶,
九月有時候很傷,有時候可以淡的完全無味
九月擁有著感恩、擁有著惜別、擁有著團圓
老師,感謝有你,朋友,感謝你曾經的出現
不要讓九月成為記憶裡的一首離歌
篇3
美麗的聲音
音樂是無形的繪畫,是無字的詩,是一種抽象的最高的藝術。它之偉大是因為它超越了一切的限制,文人雅士能欣賞,鄉間小兒也能欣賞,它能直接引起心絃的共鳴,被感動的人,不一定要明白音樂的理論或技巧。
托爾斯泰說過:“音樂對於人類的理性與想象皆不起作用,只是使人陶醉。我聽音樂時,不思考,不想象,但覺有一種喜悅而不可思議的情感,使我徘徊於無我的境界。”
這種無我的境界,也是美感教育裡追求的一種境界。對剛出生的嬰兒來說,也許早了一點,因為他可能對聲音沒有反應。但是,只要稍微長大了一點,各種聲音便開始進入他的世界,所以,我們要儘量供給他一些比較美麗的聲音。
我們若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四、五個月的嬰兒聽到音樂時會有極喜悅的表情,有時甚至會手舞足蹈。一歲的嬰兒會情不自禁地隨著節拍跳躍或扭擺,更大的孩子會敲打東西來配合拍子。觀察他們的表現,有時不禁會做出一種猜測,那就是說,也許,也許原始部落的歌舞便是這樣開始的吧。
在選購嬰兒最初的玩具的時候,就可以買一些能發出美妙的叮咯聲響的小鈴或小鐘,再大一點,可以給他們一些在上緊了發條以後,能發出優美的催眠曲或兒歌之類的玩具,注意孩子們的表情吧,他們一定會在起初睜大眼睛,好奇地聆聽,然後脣邊會顯出微笑。在以後,你給他們聽這些熟悉的曲調時,他們會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天真的心靈竟然能欣賞世間最抽象的一種藝術,這該是多奇妙的一件事。
不過,在嬰幼兒時期,耳朵的保育極為重要,因此,我們必須要供給他們清晰、美好、正確的音色,同時還要注意不要讓他們感到疲勞。最重要的是,播放時聲音寧可小聲一點,切忌過大過高,在玩弄鈴鐺或音樂鍾時也別太靠近孩子的耳朵,以免引起過大的耳內震動,若傷害了幼兒脆弱的聽覺,那就悔之莫及了。
在我們的幼稚園或小學裡,仍然有部分老師要求學生上音樂課時大聲唱歌。看孩子們吼得聲嘶力竭,教室又毫無吸音的裝置,水泥牆,水泥地,可憐孩子們的耳朵與喉嚨可不是水泥做的,那樣一堂音樂課臉紅脖子粗地下來,不知道能得到多少美感效果?
因此,在有一天,我經過桃園市一所國小的時候,竟然聽到有一位老師在教小朋友小聲地唱一首民謠時,我在窗外不禁站住了。多美麗的聲音啊!孩子們自由自在地輕聲唱著,不必擔心別人的聲音會蓋住自己的,也不必擔心會聽不見老師的伴奏,可愛的童音把樂曲的表情解釋得十分地貼切,讓在窗外的我也能感受到他們的快樂,也能想象得出他們臉上的笑容,象春日裡潔白的百合花。
這樣的好老師我們一定要感謝他,他對孩子的影響極為深遠,讓孩子在領略到旋律的美感時,也能領略到合群的重要。合群不只是步伐一致,目標一致而已,合群還是一種超越,用很溫和,很體貼的方式表達出來。把自己的聲音變小,來適合大家的聲音,小朋友會很驚訝地發現,這樣一來,反而會讓自己的聲音變得更清晰、更美麗。
請不要輕視一位喜歡教孩子小聲唱歌的小學老師,一個快樂的民族的開始很可能就是一堂快樂的音樂課。年輕的母親們,也請你們不要忽視了自己的力量,請讓你的小寶貝從你懷中就能開始領略音樂的美妙,請幫助他成為一個快樂的中國人.
播音主持朗誦和播音的區別